這三年多以來, M5跟另外兩支鏡頭是分別買了兩次.
買了兩次EOS M5:
第一台從2017-06到2019-08, 用了兩年多一點, 有朋友想要, 我就賣給他.
第二台從2019-09用到現在.
買了兩次EF-M 55-200/4.5-6.3 IS STM:
第一支是2016年年底購買, 幾乎沒有用, 大約2017年年底賣給一個朋友, 因為買了EF-M 18-150/3.5-6.3 IS.
第二支是2018年5月購買, 因為我的第一支EF-M 18-150/3.5-6.3 IS有點問題, 但是在購買新的一支EF-M 18-150後, 跟第一支一樣, 又賣掉了. 這支跟第一支一樣幾乎沒用, 還是賣給另一位朋友.
買了兩次EF-M 18-150/3.5-6.3 IS STM:
第一支是2017年年底購買, 後來在2018-05發現稍微有點怪怪的, 乾脆換一支新的, 舊的賣掉了.
第二支是2018-09購買, 一直用到現在.
對EOS M5 Mark II的期待:
1. 更快的反應, 因為我為了拍攝更順暢, 必須把拍完的預覽關閉, 如果M5 Mark II有EOS R的反應速度就OK了.
2. 更快的對焦, 讓拍攝生態更順手, 如果能加入人眼及動物眼睛對焦那就更完美了.
3. 獨立的AF-ON按鍵, 我目前的設定是用*鍵來代替, 位置偏右.
4. EVF的顏色更正確, 反差更準, 目前M5的EVF顏色過度飽和, 反差過大.
5. EVF的橡皮能夠稍微大一點, 軟一點, 讓戴眼鏡的人在陽光下, 能夠有較少的干擾.
6. 翻轉螢幕改成像M50一樣是往旁邊翻轉.
對EF-M鏡頭的期待:
1. 來支EF-M 100-300或是EF-M 100-400.
2. 來幾支廣角鏡頭定焦, 例如9/2.8, 15/2.
---------------------------------------------------
早在底片時代, 我一直就都用兩個系統的相機, 一個是SLR單眼相機, 另一個是RF連動測距相機.
SLR單眼相機: 可以使用大量的配件, 例如從魚眼到超望遠鏡頭, 微距攝影系統, 不同功能的閃光燈, 算是功能強大, 用途廣泛.
從1981年左右開始使用Pentax系統, 1995年轉換成EOS自動對焦系統.
RF連動測距相機: 體積小, 低調, 非常方便使用, 是都市攝影及街拍的好工具.
從1981年開始使用Canon RF系統, Rollei 35, 1986年開始使用Leica M系列.
2006年開始使用Canon EOS DSLR後, RF底片相機全被被冰起來, 除了留下一台Leica M2, 35/2及50/2以外, 其他的全部都出清了.
數位的便利性的確比底片相機來得方便, 2006年之後幾乎不再使用底片相機了, 2012年2月是我最後一次使用底片相機, 這裡有篇當時的紀錄: Leica M2 裝底片 拍照去
但是DSLR有它的缺點: 體積大 / 笨重 / 引人注目, 這些缺點讓我一直懷念以前使用RF相機的日子.
2013年7月買進Canon EOS M + EF-M 22/2 STM一機一鏡, 低調的機身, 小巧的機身及鏡頭, 等效35/2的鏡頭, 讓我似乎重回到RF相機的日子.
這些年來用EOS M拍了不少街頭 / 都市攝影, 例如:
2014巴西世界杯足球賽 冠亞軍決賽 布宜諾斯愛麗斯街頭記錄
Canon EOS M半年的黑白生活
Canon EOS M @ 12800 Black and White
小M的2014年生活隨拍
但是EOS M還有幾個重要的缺點:
1. 沒有EVF電子觀景器: 大太陽下LCD根本看不清楚.
2. 使用LCD取景我必須戴老花眼鏡, 不方便, 拍攝姿勢也不適合用長鏡頭.
3. 對焦慢了點.
4. 拍攝後的黑屏時間久了點, 這個缺陷可以用連拍來彌補.
所以我一直在等有內附EVF的EOS M相機, 從M2, M3, M10一直等到M5出來, Canon終於加上EVF了.
M5對我來說還是有幾個缺點:
1. 外型不是我的菜, 大概是以前太一廂情願了, 一直希望是Fijifilm X100, Olympus Pen F或是Sony A6000這類RF相機外型的設計,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Canon使用DSLR外型的設計 (用了一段時間後, 也慢慢適應EOS M5的外型了).
2. 大概被以前小M跳水價寵壞了, 總覺得EOS M5太貴了, 但是跟其他廠牌比起來, 價格還算合理.
2017年6月中旬買了EOS M5水貨, 連EF-M 15-45mm f:3.5-6.3 IS STM這個組合, 到現在剛好一年半.
這一年半以來拍了不少照片, 以EOS長期用戶的立場聊一下M5的優缺點:
優點:
1. 有了EVF, 我終於可以在大太陽下拍攝了.
2. 有了EVF, 拍攝姿勢與傳統方式相同, 相機靠著眼睛拍攝, 可以拿得更穩, 方便使用長鏡頭.
3. 跟一代小M比起來, 對焦真的快多了.
4. 翻轉LCD, 方便低角度拍攝.
5. 連拍速度快, 拍攝鳥類及運動方便不少.
缺點:
1. EVF的顏色過於飽和, 反差亦太大, 從EFV看到的影像跟實際的照片有很大的落差.
2. 容易不小心誤碰設定, 應該是觸控螢幕及按鍵設定的問題.
3. 少了"AF ON"按鍵, 我必須用"*"來代替, 但是"*"字鍵的的位置稍微偏右, 相機拿起來不舒適.
4. 對焦跟DSLR比起來, 還是慢了點.
5. 單張拍攝, 每張拍攝完, 到下一張拍攝之前的時間還是稍微偏長, 無法像DSLR般順暢 (2018-12-16補充: 如果將拍攝完自動顯示兩秒鐘拍攝結果的功能關閉, 會順暢很多).
6. 曝光補償的位置是很古典很漂亮, 但是用慣EOS後, 還是喜歡用後面的轉盤用拇指來轉比較直覺快速, 而不是用機頂的轉盤.
7. 跟DSLR比起來, 電池的續航力較差, 沒辦法, 這是目前Mirrorless相機的宿命.
8. EVF稍微偏小, 戴眼鏡使用時看的角度稍有限制.
9. 電池艙開關的設計有點瑕疵, 有時候會誤觸而使的蓋子有點向外移動, 這麼一來相機就停擺了.
10. HDR模式只有傻瓜模式, 沒辦法自己調ISO / 光圈及快門, 也沒辦法使用兩秒自拍.
11. 縮時攝影無法自訂ISO / 光圈.
使用鏡頭:
EF-M鏡頭:
EF-M系列鏡台的敗家順序分別為:
EF-M 22/2 STM, 這支是連EOS M一機一鏡買的, 服役中.
EF-M 18-55/3.5-5.6 IS STM, 後來單獨買了這支, 之後連EOS M的機身一起賣掉.
EF-M 11-22/4-5.6 IS STM, 這支評價很不錯, 所以也敗了, 服役中.
EF-M 55-200/4.5-6.3 IS STM (第一支), 這支在還沒買M5之前就買了, 因為我知道之後一定會買有EVF的機身, 後來因為買了EF-M 18-150/3.5-6.6 IS STM, 焦段重複太多, 所以賣了.
EF-M 15-45/3.5-6.3 IS STM, 連同EOS M5機身買的KIT鏡, 很少用, 賣了.
EF-M 18-150/3.5-6.3 IS STM (第一支), 這支的焦段很方便, 所以也敗了, 但是後來發現這支鏡頭有點瑕疵, 銳利度不是很好, 所以後來買了第二支, 這支就冰起來了.
EF-M 55-200/4.5-6.3 IS STM (第二支), 因為我的第一支EF-M 18-150/3.5-6.6 IS STM有點瑕疵, 所以有又買了一支EF-M 55-200/4.5-6.3 IS STM來搭配EF-M 15-45/3.5-6.3 IS STM, 服役中.
買了第二支EF-M 18-150/3.5-6.3 IS後, 這支又賣了.
EF-M 18-150/3.5-6.3 IS STM (第二支), 因為之前那支有點瑕疵, 所以我買了第二支, 服役中.
1. EF-M 15-45mm f/3.5-6.3 IS STM: 買M5的KIT鏡頭, 焦段方便, 大約等效於FF的24-72mm, 45mm的等效72mm雖然短了一點, 但是15mm的等效24mm, 會比18-150mm及18-55的等效29mm好用很多.
優點:
A. 廣角端等效24mm實用, 望遠端等效72mm, 等於是一支24-70的標準變焦鏡頭.
B. 體積非常小, 長度大約介於22mm及18-55mm.\
C. 畫質還不錯.
缺點:
A. 望遠端等效72mm短了點, 旅行必須搭配55-200mm來使用才方便.
B. 望遠端的光圈太小(f/6.3).
2. EF-M 55-200mm f/4.5-6.3 IS STM: 這支鏡頭在買M5之前就先入手了, 體積小, 畫質不錯, 水貨的價格便宜.
優點:
A. 以它的價格來說, 畫質真的不錯.
B. 體積非常的小.
缺點:
A. 買了EF-M 18-150mm f/3.5-6.3 IS STM後, 這支鏡頭變得很尷尬, 因為望遠端多出50mm, 但是55-150mm部分焦段與18-150完全重疊, 所以我把它賣掉了 (有點後悔, 因為畫質比18-150mm f/3.5-6.3 IS STM好太多了).
2018-12-16補充:
因為畫質比我之前那支EF-M 18-150/3.5-6.3 IS STM好不少, 所以我又買一支回來.
我錯怪了EF-M 18-150/3.5-6.3 IS STM, 是我之前那支有瑕疵.
B. 長焦200mm還有有點短.
3. EF-M 22mm f/2 STM: EF-M鏡頭的模範生, 是我2013年7月買小M時買的第一支鏡頭, 幫它裝了自動鏡頭蓋, 非常的方便.
優點:
A. 畫質好.
B. 大光圈.
C. 體積小.
缺點:
A. 相對其他EF-M鏡頭, 這支EF-M 22mm f/2 STM對焦稍微慢了點.
B. 定焦鏡頭的實用性受限.
4. EF-M 11-22mm f/4-5.6 IS STM: 另一支EF-M鏡頭的模範生, 很多人買EOS M系列就是為了22mm跟這支.
優點:
A. 畫質不錯.
B. 性價比非常高.
缺點:
A. 光圈小了點.
B. 變形有點大 (還好DPP可修正).
C. 星芒像掃把會逼叉.
5. EF-M 18-150mm f/3.5-6.3 IS STM: 典型的旅遊鏡, 等效29 - 240mm, 非常的方便.
優點:
A. 焦段廣, 非常的實用, 尤其是旅行時.
B. 體積小, 這個焦段的大變焦鏡頭能夠做的這麼小, 實在不容易.
缺點:
A. 畫質, 尤其是望遠端的畫質, 差EF-M 55-200mm f/4.5-6.3 IS STM一大截.
2018-12-16補充:
我錯怪了EF-M 18-150/3.5-6.3 IS STM, 是我之前那支有瑕疵.
後來我跟朋友借他的EF-M 18-150/3.5-6.3 IS STM, 跟我那支做AB test, 發現是那支鏡頭的個體問題, 所以我又買了一支新的回來, 畫質好多了.
B. 對完焦後如果再變焦, 焦點有可能跑掉, 例如在50mm或是70mm左右對好焦, 後來決定使用150mm焦段, 直接變焦而沒有重新對焦時, 照片有可能焦點不準. 相反的, 如果150mm調好焦, 突然決定使用50mm/70mm的焦段構圖, 而沒有重新對焦時, 照片也有可能焦點不準.
EF鏡頭 + 原廠轉接環:
1. EF 50/1.8 STM: 其實這支鏡頭我是買來給EOS M用, 而不是給FF DSLR用的, 因為這支鏡頭裝在EOS M系列後, 變成等效80/1.8的大光圈望遠鏡頭, 跟EF-M 22/2 STM是現場光攝影的絕配, 我用這支鏡頭拍了一些舞台的照片.
2. EF 100-400/4.5-5.6 L IS II: 有的時候要拍攝鳥類, 這個時候APS-C的1.6X裁切有它的優勢.
3. EF 70-300/4-5.6 IS II: 這支比EF 100/400/4.5-5.6 L IS II輕多了, 畫質也不錯, 對焦又快, 這支跟EF 50/1.8 STM一樣, 是買來給EOS M系列用的.
鏡頭搭配方式:
1. 一機一鏡拍到底:
EF-M 18-150/3.5-6.3 IS STM
優點: 等效29mm - 240mm, 太方便了.
缺點: 18-150mm的價格相對偏高, 鏡頭稍微長了點.
2. 大光圈定焦組合:
EF-M 22/2 STM
EF 50/1.8 STM
優點: 大光圈高畫質, 方便手持在低光源拍攝.
缺點: 只有定焦.
3. 輕便 + 經濟的旅行組合:
EF-M 15-45/3.5-6.3 IS STM
EF-M 55-200/4.5-6.3 IS STM
優點: 涵蓋等效24mm - 320mm的焦段, 這兩支鏡頭都非常的便宜.
缺點: 跟單一鏡頭EF-M 18-150/3.5-6.3 IS STM比起來, 你需要換鏡頭.
3. 長途旅行:
EF-M 11-22/4-5.6 IS STM
EF-M 18-150/3.5-6.3 IS STM
EF-M 22/2 STM
優點: 焦段涵蓋了等效18mm - 240mm, 並且有大光圈鏡頭方便拍攝現場光影像.
缺點: 比15-45mm + 55-200mm的組合, 鏡頭的投資就貴不少了.
4. 長途旅行, 但有生態拍攝需要:
EF-M 11-22/4-5.6 IS STM
EF-M 18-150/3.5-6.3 IS STM
EF-M 22/2 STM
EF 70-300/4-5.6 IS II
優點: 焦段涵蓋了等效18mm - 480mm, 並且有大光圈鏡頭方便拍攝現場光影像, 70-300等效到480mm對於一般生態攝影需求應該夠了.
缺點: 一般小型攝影包放不下EF 70-300/4-5.6 IS II.
5. 長途旅行, 但是生態拍攝需要較嚴格:
EF-M 11-22/4-5.6 IS STM
EF-M 18-150/3.5-6.3 IS STM
EF-M 22/2 STM
EF 100-400/4.5-5.6 L IS II
優點: 焦段涵蓋了等效18mm - 640mm, 並且有大光圈鏡頭方便拍攝現場光影像, 100-400等效到640mm幾乎可以滿足大部分的生態攝影需求了.
缺點: EF 100-400/4.5-5.6 L IS II很大 / 很重 / 很貴.
以下是這一年半以來 (2017-07 to 2018-12) EOS M5的實拍照片, 全部的照片都附上EXIF資訊, 我會標上使用的鏡頭.
以Raw檔拍攝, 以Canon Digital Photography Professional 4.8.20後期調整處裡後轉Jpg檔, 再使用光影魔術手批次縮圖 / 加簽名 / 加框.
2017-06:
拿到相機後先來個震撼教育, 先到冰天雪地的Patagonia (阿根廷及智利的南部), 那幾天的溫度達到零下10度以下, 體感溫度更低.
初冬的智利百內國家公園, 因為山上積雪, 所以羊駝Guanacos從山上下來低一點的地方覓食, 相對的, 美洲獅puma也會從山上下來覓食牠們的獵物: 羊駝.
河邊的石頭上都是雪, 由於河水是流動的, 所以不會結冰.
步道上都是雪還有冰, 不小心就回滑倒.
畫面中淺藍色的是Lago Grey湖上的浮冰.
百內角在雲霧裡若隱若現.
黃昏時刻.
當天同一個地方我用EOS-5D Mark IV + EF 16-35mm f/4 L IS + 三腳架拍攝, 最後一節腳架有碰到水, 拍攝完把腳架收起來放在車上, 隔天早上要拍攝時腳架無法使用, 因為結冰了.
以前我長途旅行都會帶兩個機身, 通常是一個FF, 一個APS. 主要的原因是:
1. 兩台機身較放心, 萬一一台故障, 還有另一台可用.
2. APS機身方便使用長鏡頭.
但是APS DSLR除了長途旅行當備機以外, 幾乎都沒在用.
這次我用了M5後, 決定將EOS M及EOS 70D出清, 長途旅行只帶FF DSLR及M5, M5除了輕便方便攜帶外, 還可以當FF DSLR的備機.
百內三塔的日出.
另一個角度的百內三塔,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阿根廷El Calafate的Lago Argentino湖冬天會結冰, 我學乖了, 買了冰爪才敢跑到結冰的湖面上拍攝.
冰很厚, 不但人可以走上去, 有些部分甚至車輛也可以開上去.
阿根廷Buenos Aires的Colon歌劇院 (世界五大歌劇院之一), 15mm等效24mm也OK.
阿根廷Buenos Aires的Galería Pacífico商場.
阿根廷Buenos Aires的Galería Pacífico商場 (阿根廷國家級古蹟), 沒帶腳架, 手持拍攝, ISO 1000.
2017-07:
阿根廷Tigre, 黃昏時刻河裡的小艇.
EOS M5拍這種照片很輕鬆.
阿根廷Tigre, Museo de Arte Tigre (MAT)博物館, 沒帶腳架, 手持拍攝, ISO 3200.
2017-08:
阿根廷Tigre, 餅乾鏡的手持拍攝, ISO 8000.
2017-11:
阿根廷Tigre, 河邊的俱樂部獨木舟俱樂部.
阿根廷Tigre, 河邊的度假屋.
阿根廷Tigre, Museo de Arte Tigre (MAT)博物館.
阿根廷Buenos Aires, Palermo區的藍花楹.
每年11月是Buenos Aires藍花楹盛開的季節, 整個大布宜諾斯艾利斯很多地方一片藍紫色, 非常的漂亮.
Tigre的夜景, 使用腳架, ISO 100.
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法學院附近的Av. Alcorta拍攝藍花楹.
阿根廷Buenos Aires近郊的Tigre.
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這支餅乾鏡在f:3.5就有很明顯的星芒.
智利南方公路的黃色魯冰花.
智利南方公路的黃色魯冰花.
智利南方公路紫色的魯冰花
智利大理石教堂 / 大理石洞穴.
智利Puerto Rio Tranquilo港, 一艘小艇起火燃燒, 工作人員拿滅火器去滅火, 但是火勢比想像中來得快, 只好撤離.
由於起火燃燒的小艇跟其他的小艇停靠在一起, 其他人趕緊把其他的小艇拉開.
這位英雄脫下衣服, 跳進冰冷的水中, 獨自一人將起火燃燒的小艇拉對河的對岸, 解救了所有其他的船隻.
還是黃色的魯冰花.
智利Frutillar, 背景是Osorno火山.
Osorno火山.
智利Isla Chiloé島, Castro的高腳屋.
智利Chiloé島, Castro的San Francisco教堂, 非常特殊的木頭教堂, 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教堂的外觀.
智利Isla Chiloé島, Castro的高腳屋.
智利, Frutillar, Osorno火山.
智利, Frutillar街景.
智利, Frutillar湖畔, 背景是Osorno火山.
智利, Frutillar湖畔, 背景是Osorno火山.
智利Valparaíso.
智利Valparaíso (世界文化遺產).
2018-01:
進入2018年.
隔了一個月, 再次回到智利的Valparaíso (世界文化遺產).
場景轉到祕魯Cusco附近的聖谷.
Salineras Maras梯形鹽田.
聖谷的居民以農牧為主.
祕魯的金雞蛋: Machu Picchu, 是聯合國文化及自然遺產.
以歷史 / 文化及考古的角度來看, 馬丘比丘是非常棒的地方, 但是以攝影藝術的角度來看, 馬丘比丘去一次就夠了.
玻利維亞Uyuni鹽湖的天空之鏡.
對亞洲人來說, 積水的Uyuni鹽湖非常夢幻, 那種倒影的感覺很微妙, 每年1-3月雨季, Uyuni鹽湖到處都是亞洲人, 是鹽湖的超級旺季.
但是對很多歐美人來說, 遇到積水的鹽湖對他們來說是運氣不好, 因為沒辦法看到鹽湖結晶的樣子.
玻利維亞Laguna Hedionda湖.
以前在玻利維亞用40D及70D拍紅鶴 / 火烈鳥多次了, 知道拍攝的竅門.
這幾次都是用M5 + 轉接環 + 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來拍攝, 當然對焦速度 / 持機的手感及拍攝的節奏都輸給70D, 但是M5我可以當FF的備機, 也可以單獨連22mm f/2或是18-150mm f/3.5-6.3 IS輕裝單獨出動, 這是70D沒辦法達到的.
玻利維亞Laguna Colorada紅湖.
拍了那麼多次紅鶴 / 火烈鳥, 對靜止版實在沒什麼興趣, 這幾次都專拍起飛降落版 / 飛行版及畫意版.
尤其是起飛降落版, 紅鶴的姿態非常的優雅.
原本專心地拍著紅鶴/火烈鳥, 結果來了位大嗓門的上海大媽大聲嚷嚷, 紅鶴/火烈鳥立即遁逃.
這姿勢是不是有點像維多利亞秘密的內衣秀?
正面逆光的飛行版也不是太大的困難.
到處都是荒漠.
附近的Atacama沙漠是世界最乾燥的區域.
玻利維亞, Italia perdida石頭城.
鹽田上, 野生非常怕人的Vicuña.
祕魯聖谷的景色.
祕魯聖谷的牧羊人.
祕魯聖谷玩四輪摩托車的遊客.
祕魯馬丘比丘.
祕魯馬丘比丘, 以石門當前景, Waynapicchu山當背景.
從高處紀錄Aguas Calientes到Machu Picchu之間的道路.
從Waynapicchu往Machu Picchu拍攝, 完全不同的角度, 第一次爬Waynapicchu, 兩小時內解決.
2018-02:
玻利維亞首都La Paz的民族舞蹈表演, La Paz是全世界最高的首都, 它的機場高度更達到4200公尺左右.
說到嘉年華節, 我一點都不嚮往巴西里約的, 反而非常嚮往玻利維亞Oruro的嘉年華節表演.
巴西的在於華麗, 養眼.
Oruro的則是民族風格及宗教神鬼風格強烈, 以攝影師的角度來看, 我選玻利維亞Oruro.
玻利維亞沙漠湖泊區, 今年2月的雨水特別多, 第一次拍攝到在水中的vicuñas.
Llama是人飼養的, 就像養羊一樣, 沒有挑戰性, 不過baby llama還是蠻可愛的.
玻利維亞Italia perdida附近的一個湖泊.
玻利維亞Laguna Colorada湖, 用慢速來表現.
祕魯Cusco的嘉年華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為了拍這些照片, 我全身都溼透了.
這種白色的噴霧, 噴到身上後, 過幾分鐘之後會慢慢化成水, 但是會在衣服上造成痕跡, 所以當晚我必須洗夾克及長褲.
祕魯Cusco的夜景, 手持拍攝, ISO 6400.
這支鏡頭f:5.6時的星芒也還不錯.
祕魯聖谷的一間花園飯店, 今年一月及二月, 在那間飯店住了10個晚上.
祕魯 聖谷 Salineras Maras梯形鹽田.
祕魯 Juliaca的街頭嘉年華節表演.
祕魯 Puno Titicaca湖 Islas Uros蘆葦浮島
玻利維亞 Laguna Hedionda湖.
玻利維亞 Laguna Hedionda湖.
玻利維亞 Laguna Honda湖.
低角度拍攝, M5的翻轉螢幕蠻方便的, 可惜沒有帶超廣角鏡頭來誇張前景.
玻利維亞 Desierto Siloli沙漠.
Desierto Siloli沙漠裡, 為母vicuñas爭風吃醋打架的公vicuñas.
玻利維亞 Laguna Colorada湖.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附近的溼地.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附近的月亮谷.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附近的月亮谷.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附近的Piedra de Coyote.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附近的Piedra de Coyote.
2018-03:
再次來到智利的Valparaíso (UNESCO文化遺產), 延伸閱讀: 2018-03/04 Patagonia + Valparaíso
這次只帶一支最輕便的變焦鏡頭, 在EF-M系列裡應該沒有其他變焦鏡頭更輕便了.
這種低角度的照片, M5的翻轉銀幕就方便了.
智利Valparaíso.
曬被單, 這是一間青年旅館.
智利Valparaíso.
智利Valparaíso.
智利Valparaíso.
智利Valparaíso.
這種角度如果用5D Makk IV的光學觀景器拍攝會累死.
智利Valparaíso.
智利Hotel Holiday Inn Santiago Airport的建築.
2018-05:
這次的旅行發現我的EF-M 18-150/3.5-6.3 IS, 在邊角的表現有點怪怪的, 有的時候影像不夠紮實, 印象中沒摔到, 不懂得為什麼會這樣? 這趟旅行結束後, 決定再買一隻EF-M 18-150/3.5-6.3 IS, 畢竟是支常用的鏡頭.
整群的綿羊.
阿根廷Patagonia地區, Santa Cruz省, Cancha Carrera.
延伸閱讀: Patagonia 2018-05
整群的綿羊.
阿根廷Patagonia地區, Santa Cruz省, Cancha Carrera.
智利百內國家公園 (Torres del Paine)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 Perito Moreno冰川 (UNESCO自然遺產).
這趟旅行後, 第一支EF-M 18-150/3.5-6.3 IS就被冰起來了.
2018-06:
因為EF-M 18-150/3.5-6.3 IS有點怪怪的, 為了補足EF-M 15/45/3.6-6.3 IS的長焦, 所以不爭氣的又買了第二支EF-M 55-200/4.5-6.3 IS STM.
巴西Buzio海灘.
巴西Buzio海灘.
巴西Buzio海灘.
巴西Buzio海灘.
住宅區的倒影.
巴西Arraial do Cabo.
巴西Buzio海灘.
巴西Buzio海灘.
巴西Buzio海灘.
2018-07:
非常危險的事, 一邊走樓梯, 一邊看手機.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Tigre區, Tigre藝術博物館.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Tango舞者.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Tango舞者.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La Plata主教堂.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Tigre區, Tigre藝術博物館.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 Tigre區, Tigre藝術博物館.
2018-09:
買第二支EF-M 18-150mm f/3.5-6.3 IS STM了, 邊角的影像沒有疑慮, 證明第一支有點瑕疵.
智利, Santiago, Las Condes區.
哥倫比亞, Ciénaga de Magdalena瀉湖.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Salento小鎮.
延伸閱讀: Eje Cafetero (Colombia) 哥倫比亞 色彩繽紛的咖啡區(UNESCO文化遺產)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Filandia小鎮.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Salento小鎮.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Salento小鎮.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Salento小鎮.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Salento小鎮.
哥倫比亞, Eje Cafetero咖啡區, Jardín小鎮.
2018-10:
阿根廷, Patagonia地區, Lanín國家公園.
智利, Patagonia地區, Niebla.
智利, Patagonia地區, Isla Magdalena島.
智利, Patagonia地區, Isla Magdalena島.
智利, Valparaíso (UNESCO文化遺產)
用人物來點綴繪畫.
智利, Valparaíso (UNESCO文化遺產)
顏色強烈的牆壁色彩.
智利, Valparaíso (UNESCO文化遺產)
到處都是階梯, 住在Valparaiso一定要有一雙強壯的雙腿.
智利, Valparaíso (UNESCO文化遺產)
智利, Valparaíso (UNESCO文化遺產)
嘿嘿, 我就是等你看著我.
智利, Patagonia地區, Llanquihue.
智利, Patagonia地區, Carretera Austral南方公路.
智利, Patagonia地區, Carretera Austral南方公路, 大理石教堂.
這位英國阿伯獨自一個人, 由北往南, 打算抵達Villa O'higgins後, 搭船前往阿根廷的El Chaltén, 然後繼續往南行.
智利, Patagonia地區, Carretera Austral南方公路.
我的偶像: 加拿大老夫妻.
這對年齡約65歲左右的老夫妻, 從Ushuaia開始出發騎腳踏車, 由南往北, 打算用六個月的時間騎到哥倫比亞.
他們的年齡, 他們的毅力, 還有太太願意陪伴老公來實現這個夢想, 真的令人欽佩.
我是肉喀, 沒有騎腳駕車的實力, 但是或許有那麼一天, 我會開車從Ushuaia開到哥倫比亞的Cartagena.
智利, Patagonia地區, Carretera Austral南方公路.
2018-12:
比阿根廷的搭船拍攝冰川及浮冰精采多了, 因為重點是你可以搭乘橡皮艇到湖裡的浮冰中央, 到冰川附近做近距離的接觸, 這跟阿根廷整天坐在船上觀賞是完全不同的體會.
智利, Patagonia地區, Laguna San Rafael冰川.
智利, Patagonia地區, Laguna San Rafael冰川.
智利, Patagonia地區, Laguna San Rafael冰川.
延伸閱讀: 2018-11 & 12 智利 大理石教堂 南方公路, Isla Chiloe, Frutillar, Valparaiso
一位朋友預算有限, 我把原本那台M5, EF-M 15-45/3.5-6.3 IS及EF-M 55-200/4.5-6.3 II (第二支)割愛給他.
原本想買台新的M50, 因為有翻轉螢幕, 但是為了操控, 還是又買了一台M5.
延伸閱讀:
推薦路線: Patagonia (阿根廷及智利的南部)
推薦路線: 玻利維亞
推薦路線: 祕魯
推薦路線: 古巴
推薦路線: 伊瓜蘇瀑布
推薦路線: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推薦路線: 智利南方公路 (大理石教堂)
推薦路線: 智利Isla Chiloé島
推薦路線: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
推薦路線: 哥倫比亞
推薦路線: 阿根廷的生態攝影
推薦路線: 世界遺產
帶團拍攝作品:
2013-04: 阿根廷三大國家公園 (冰川國家公園, 伊瓜蘇國家公園, 火地島國家公園)
2015-03: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2015-06: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5-12: 12000公里長征 (阿根廷 / 智利 / 巴西)
2016-02: 玻利維亞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6-03: 古巴
2016-11: Patagonia +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6-12: 古巴
2017-01: 南美六國 (阿根廷 / 烏拉圭 / 巴西 / 玻利維亞 / 哥倫比亞 / 智利)
2017-02: 祕魯 + 玻利維亞 + 智利
2017-03: 祕魯 + 玻利維亞 + 智利 + Patagonia
2017-04: Patagonia + 大理石教堂
2017-05: 伊瓜蘇 + Patagonia
2017-06: 伊瓜蘇 + Patagonia
2017-11: 智利大理石教堂 + Isla Chiloé島 + Frutillar + Valparaíso
2018-01: 智利 祕魯 玻利維亞
2018-01 & 02: 祕魯 玻利維亞
2018-02: 祕魯 玻利維亞 智利
2018-03 & 04: Patagonia + Valparaíso
2018-05 Patagonia
2018-05 & 06 Patagonia + 伊瓜蘇瀑布
2018-09 智利 百內國家公園
2018-11 & 12 智利南方公路 + 大理石教堂 + Isla Chiloé島 + Frutillar + Valparaíso
2019-01 智利南方公路 + San Pedro de Atacama + 玻利維亞
2019-02 & 03 祕魯 + 玻利維亞 + 哥倫比亞
2019-03 玻利維亞 + 智利
2019-04 Patagonia
2019-04 Patagonia + 大理石教堂 + 伊瓜蘇瀑布
2019-05 智利 百內 + Isla Chiloé島 + Frutillar + 大理石教堂
2019-08 Patagonia + 伊瓜蘇瀑布
2019-10 & 11 車隊自駕南美七國53天
2019-12 祕魯 + 玻利維亞
2020-02 & 03 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