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 中南美 深度攝影 - Leandro Cheng (專業攝影嚮導)
  • 主頁
  • 關於作者
    • FAF傑出攝影家證書
    • "扶輪社在阿根廷"攝影展
    • 香港相機世界的採訪
    • 彭巴草原的蕃薯採訪
    • 在駐阿代表處展出照片
    • 參與建國百年攝影展
    • 2019-07AR&TW
    • 2019-07-20
    • Argentina 62
    • Chile Bolivia 72
    • Argentina 80
    • Peru Ecuador Colombia 80
    • Cuba 85
    • 2022-04 Virginia
  • 專業攝影嚮導
    • 服務項目
    • 2023 >
      • 2023-01 Patagonia Bolivia
    • 2022 >
      • 2022-10 Patagonia & Iguazu
      • 2022-0809 Colombia Brasil
      • 2022-06 Bolivia
      • 2022-03 Bolivia
    • 2020 >
      • 2020-02&03 Cuba
    • 2019 >
      • 2019-12 Peru Bolivia
      • 2019-10&11 53 days
      • 2019-08 Patagonia+Iguazu
      • 2019-05 Chile
      • 2019-04 Patagonia B
      • 2019-04 Patagonia A
      • 2019-03 Bolivia Chile
      • 2019-02&03 Peru Bolivia Colombia
      • 2019-01 Chile & Bolivia
    • 2018 >
      • 2018-11&12_Chile
      • 2018-09 Paine
      • 2018-05&06 Patagonia + Iguazu
      • 2018-05 Patagonia
      • 2018-03/04 Patagonia
      • 2018-02 Peru Bolivia Chile
      • 2018-01/02 Peru Bolivia
      • 2018-01 Chile Peru Bolivia
    • 2017 >
      • 2017-11 Chile
      • 2017-06 Iguazu + Patagonia
      • 2017-05 Iguazu + Patagonia
      • 2017-04 Patagonia
      • 2017-03/04 Peru, Bolivia, Patagonia
      • 2017-02 南美三國綜合篇
      • 南美6國 30天
    • 2016 >
      • 2016-12 Cuba >
        • Cuba 2016-12 Color
        • 把照片交給古巴人
      • 2016-11 Patagonia + Bs. As.
      • 2016-10 Buenos Aires
      • 2016-03 古巴 >
        • 古巴人 2011 Vs. 2016
      • 2016-02 阿根廷+玻利維亞 >
        • 2016-02 玻利維亞 天空之鏡
        • 2016-02 玻利維亞 Avaroa國家公園
        • 2016-02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2016-03 Buenos Aires
        • 玻利維亞 + 阿根廷 16天
    • 2015 >
      • 2015-12 12000公里長征 >
        • 2015-12 12000 kms
      • 2015-11 Buenos Aires
      • 2015-06 酒莊+鹽湖+南美巴黎
      • 2015-03 西北高原區
    • 2013 >
      • 2013年4月 國家公園 >
        • 20天拍攝作品綜合篇
        • 火地島 (Tierra del fuego)
        • 冰川國家公園 (PN Los Glaciares)
        • 登山健行的天堂 El Chaltén)
        • 伊瓜蘇瀑布 (Iguazú)
  • 推薦路線
    • Patagonia
    • Bolivia
    • Peru
    • Cuba
    • Iguazu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智利大理石教堂
    • 智利 Chiloé島
    • San Pedro de Atacama
    • Colombia
    • 阿根廷的生態攝影
    • UNESCO >
      • UNESCO Argentina >
        • UNESCO 1981 Los Glaciares
        • UNESCO 1984 Iguazu
        • UNESCO 1999 Peninsula Valdes
        • UNESCO 1999 Cueva mano
        • UNESCO 2000 Talampaya
        • UNESCO 2000 Ischigualasto
        • UNESCO 2003 Quebrada de Humahuaca
        • UNESCO 2009 Tango
        • UNESCO 2015 El filete porteno
        • UNESCO 2016 Casa Curutchet
        • UNESCO 2017 Los Alerces
      • UNESCO Bolivia >
        • UNESCO 1987 Potosi
        • UNESCO 1991 Sucre
        • UNESCO 2000 Tiwanaku
      • UNESCO Brazil >
        • UNESCO 1985 Salvador
        • UNESCO 1986 Iguacu
        • UNESCO 1997 Sao Luis
        • UNESCO 2012 Rio
      • UNESCO Chile >
        • UNESCO 2000 Chiloe
        • UNESCO 2003 Valparaiso
      • UNESCO Colombia >
        • UNESCO 1984 Cartagena
        • UNESCO 2011 Eje Cafetero
      • UNESCO Cuba >
        • UNESCO 1982 Havana
        • UNESCO 1988 Trinidad
        • UNESCO 1997 Castillo de San Pedro de la Roca
        • UNESCO 1999 Vinales
        • UNESCO 2000 Cafe
        • UNESCO 2005 Cienfuegos
        • UNESCO 2008 Camaguey
      • UNESCO Ecuador >
        • UNESCO 1978 Galapagos
      • UNESCO Peru >
        • UNESCO 1983 Cuzco
        • UNESCO 1983 Machu Picchu
        • UNESCO 1986 Chan Chan
        • UNESCO 1988 Lima
        • UNESCO 1994 Nazca
        • UNESCO 2000 Arequipa
      • UNESCO Uruguay >
        • UNESCO 1995 Colonia
  • Buenos Aires
    • Buenos Aires places
    • Old time >
      • Libreria Ateneo
      • Teatro Colon
      • Cafe Tortoni
      • Galerias Pacifico
      • Subte A
      • Libreria Avila
      • AYSA
      • Las Violetas
      • Palacio Barolo
      • Los Angelitos
    • Old Building >
      • Av. de mayo
      • Palacio Ortiz Basualdo
      • Callao
      • Roque Saenz Pana
      • Florida
      • Santa Fe
      • 9 de julio
    • La Boca
    • San Telmo
    • Palermo >
      • Jacaranda
    • Puerto Madero
    • Plaza de Mayo >
      • 台灣音樂會
    • Recoleta
    • Tango Show
    • Barracas >
      • Pasaje Lanin
      • Mural
    • Tigre >
      • Museo de Arte Tigre
      • Clubs Tigre
      • Tigre Old Photo
  • 阿根廷深度攝影
    • 阿根廷國家公園 >
      • Los Glaciares
      • El Chalten >
        • Fitz Roy and Torre
      • Iguazu
      • Tierra del Fuego
      • Los Alerces
      • Lanin >
        • 2022-05 Patagonia
        • 2018-10 Patagonia
        • 冬季的San Martin de Los Andes
      • Nahuel Huapi
      • Ibera
      • Sierra de Las Quijadas
      • Talampaya
      • Ischigualasto
      • Peninsula Valdes
      • Punta Tombo
    • 阿根廷的農村生活 >
      • Green tunnel 2013-2020
      • 綠色火車隧道
      • 老雜貨鋪
      • 騎野馬比賽
      • 古董馬車
      • 烤肉大拜拜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 Salinas Grandes鹽湖
      • Tren a las nubes雲頂火車
      • Quebrada de Humahuaca
      • Valles Calchaquies
      • Ischigualasto & Talampaya
      • Iruya
      • Hornocal 14種顏色的山
      • Yavi的牧羊人
      • S. A. Los Cobres - Cafayate (Salta)
      • Santa Maria - Fiambara (Catamarca)
      • Chilecito教堂之旅 (La Rioja)
      • Capillita - Estancia (Catamarca)
    • 阿根廷生態攝影 >
      • 生態攝影綜合篇
      • 蜂鳥 >
        • 記錄蜂鳥的孵化及成長
        • 蜂鳥飛行版
      • Flamenco
      • 鸊鷉類
      • 貓頭鷹
      • 白鷺鷥
      • 鱷魚
      • 微距 >
        • Macro - film
        • 2007 Macro
        • 2008 Macro
        • 2013 Macro
    • 阿根廷人文紀實攝影 >
      • 國家交響樂團
      • 熱氣球嘉年華
      • 認真工作的人最美
      • 銀鹽的感覺 - 環境人像
      • Misiones
      • 牧羊人
      • 台灣三太子出巡阿根廷台灣會館
      • Villa Epecuen
      • 2014 World Cup
      • 2010 World Cup
      • 2006 World Cup
      • 2002 World Cup
    • 阿根廷宗教民俗攝影 >
      • 阿根廷 教堂 >
        • Catedral Buenos Aires
        • Lujan
        • La Plata
      • Gauchito Gil
      • Fogata San Juan
    • 阿根廷其它題材 >
      • 116 photos, 116 memories
      • Red
      • 2009
      • 2010
      • 2013
      • Old cars
      • Dakar 2015
      • Lunar eclipse
  • 中南美深度攝影
    • 古巴 >
      • Cuba Guide
      • Cuba 2011 >
        • Cuba 2011 Cubans
        • Cuba 2011 Trinidad
        • Cuba 2011 Vinales
        • Cuba 2011 Old Havana
        • Cuba 2011 Matanzas
        • Cuba 2011 Cienfuegos
        • Cuba 2011 Old Cars
        • Cuba 2011 Pharmacy
        • Cuba 2011 Children
        • Cuba 2011 Black people
        • Cuba 2011 Carriages
        • Cuba 2011 School
        • Cuba 2011 Barber Shop
      • Cuba 2016-03
      • Cuba 2016-12
      • Cuba 2020-02&03
      • 把照片交給古巴人
      • Cubans 2011 Vs. 2016
      • 100 cubans, 100 stories
      • Cuba Photo book
    • 玻利維亞 >
      • Uyuni
      • La Paz
      • Potosi
      • Sucre
      • Copacabana
      • Tupiza & Quetena
      • Land Cruiser
      • Bolivia 2009-08
      • Bolivia 2016-02
      • Bolivia 2017-01
      • Bolivia 2017-02
      • Bolivia 2017-03
      • Bolivia 2018-01
      • Bolivia 2018-02 TAPA
      • Bolivia 2018-02 King Top
      • Bolivia 2019-01
      • Bolivia 2019-03 Wendy
      • Bolivia 2019-03 Gloria
      • Bolivia 2019-11
      • Bolivia 2019-12
      • Bolivia 2022-03
      • Bolivia 2022-06
    • 秘魯 >
      • Peru Guide
      • Cuzco
      • Machu Picchu
      • Valle Sagrado
      • Arequipa
      • Titicaca
      • Colca Canyon
      • Linea Nazca
      • Ica
      • Paracas
      • Peru 2010
      • Peru 2017-02
      • Peru 2017-03
      • Peru 2018-01
      • Peru 2018-01 & 02
      • Peru 2018-02
      • Peru 2019-02 & 03
      • Peru 2019-11
      • Peru 2019-12
    • 智利 >
      • Atacama >
        • Atacama 2010-07 & 08
        • Atacama 2017-03 King Top
        • Atacama 2017-03 Li
        • Atacama 2018-02
        • Atacama 2019-01
        • Atacama 2019-03
        • Atacama 2019-10
      • Valparaiso
      • Chiloe & Lagos >
        • Chiloe 2009-01
        • Chiloe & Frutillar 2017-11
        • Lagos 2018-10
        • Chiloe & Frutillar 2018-11
        • Chiloe & Frutillar 2019-05
        • Lagos 2019-10
      • Carretera Austral >
        • Carretera Austral Guide
        • Austral 2015-12
        • Austral 2016-04
        • Austral 2017-04
        • Austral 2017-11
        • Austral 2018-11&12
        • Austral 2019-01
        • Austral 2019-04
        • Austral 2019-05
      • Torres del Paine >
        • Patagonia Guide
        • Puma
        • 2015-12 Paine
        • 2016-11 Patagonia
        • 2017-01 Patagonia
        • 2017-03&04 Patagonia
        • 2017-04 Patagonia
        • 2017-05 Patagonia
        • 2017-06 Patagonia
        • 2018-01 Paine
        • 2018-03&04 Patagonia
        • 2018-05 Patagonia
        • 2018-05&06 Patagonia
        • 2018-09 Paine
        • 2019-04 Patagonia A
        • 2019-04 Patagonia B
        • 2019-05 Patagonia
        • 2019-08 Patagonia
      • Australis
    • 烏拉圭 >
      • Colonia
      • Cruise Ibero Grand Mistral
    • 巴西 >
      • Maranhenses
      • 巴西 伊瓜蘇瀑布
      • 2018-06 Buzios
      • Florianopolis & Laguna
      • Gramado - Canela
      • Salvador
      • Sao Luis
      • Brasil 2022-09
    • 哥倫比亞 >
      • Eje Cafetero
      • Cano Cristales
      • Cartagena
      • Nueva Venecia
      • Bogota
      • Medellin
      • Colombia 2015-08
      • Colombia 2017-01
      • Colombia 2019-03
      • Colombia 2022-0809
    • Ecuador >
      • Galapagos 2019
    • 中南美綜合 >
      • 2020
      • 2019
      • 2018
      • 200
      • 認識中南美系列 - (阿根廷) 安地斯山脈
      • 認識中南美系列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其他地區
    • 台灣 >
      • 北港媽祖遶境 彩色版
      • 北港媽祖遶境 黑白版
      • 高雄捷運站及旗津影像
      • 翠鳥
      • 台灣拍的鳥
      • 新竹三日逍遙遊
  • 長途自駕旅行
    • 2022-0405 Patagonia
    • 2019-10&11 53 days
    • 2016-04 Carretera Austral
    • 2015-12 12000 kms
    • 2010-07&08 Argentina to Peru
    • 2009-08 Northern Argentina + Bolivia
    • 2009-01 Patagonia
    • 2008-10 Misiones
    • 2006-08 Northern Argentina
    • 2006-07 Patagonia
    • 2006-01 Patagonia
    • 2005-02&03 Brazil
    • 2004-07 Northern Argentina
    • 2004-01 Patagonia
    • 2003-07 Northern Argentina
    • 2002-07 Northern Argentina
    • 2002-04 Mendoza
    • 2000-01 Las Lenas
  • 器材討論
    • Canon EOS >
      • My EOS
      • EOS Digital SLR >
        • EOS M5使用心得
        • EOS M5 Part II
        • EOS M @ ISO 12800 B&W
        • EOS M 2014
      • EOS Film SLR >
        • EOS底片機身
      • Canon Lens >
        • Canon RF 16mm f:2.8
    • Leica M >
      • Leica M系列
      • 為器材留下倩影 - Leica篇
      • 帶RF相機到危險區探險
      • Leica M2裝底片拍照去
      • 20張RF相機拍攝的照片
    • Nikon MF >
      • 我的Nikon MF SLR敗家史
      • 可敬的對手 - Nikon的MF相機
      • 為它們留下倩影 - Nikon
      • Nikon F2 三角頭黑色
      • AI 50mm f:1.4
    • Canon FD >
      • F1n Lake Placid 1980 Limit Edition
      • F-1 Montreal 1976 Olympic
      • Canon FD系列旗艦
      • 我的Canon FD敗家史
      • 帶T90到巴西
    • Pentax MF >
      • Pentax MF SLR
    • Drone >
      • DJI Mavic Mini
    • 其它 >
      • 其它相機 >
        • 為器材留下回憶-其它篇
        • Zeiss鏡頭的小相機
        • 德國工藝 - Rolleiflex
      • 其它鏡頭 >
        • 我愛甜甜圈
      • 底片 / 掃瞄 >
        • 一些20多年的舊底片
        • 淺談掃瞄底片的步驟
        • 當底掃遇上14年的老底片
  • 非特定主題
    • A day like today >
      • April part 1
      • April part 2
      • May
      • June
    • 2018 >
      • Night Scene
    • 2019 >
      • 2019-07
    • 2020 >
      • 206 days
      • Jacaranda 2020
    • 2021 >
      • 2021-01 & 02
      • 2021-03
      • 2021-04
      • 2021-05 & 06
      • 2021-07
      • 2021-08
      • 2021-09
      • 2021-10
      • 2021-11
      • 2021-12
      • 2021 review
      • Grand Vitara
      • XXIV Recoleta - Tigre
      • Ceibo
      • Jacaranda 2021
    • 2022 various >
      • 2022
      • 2022-01
      • 2022-02
      • 2022-03
      • 2022-04
      • 2022-0506
      • 2022-09
      • 2022-11
      • Jacaranda 2022
  • 部落格
    • 非特定主題
    • 生活點滴

開越野車遊南美四國 (阿根廷, 智利, 祕魯, 玻利維亞), 八千里路雲和月

圖片
2010年7 / 8月, 來回8300公里,阿根廷 / 智利 / 秘魯及玻利維亞,四個國家的長途開車旅遊:

2009年, 跟家人做了個瘋狂的決定, 計畫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愛麗斯 (Buenos Aires) 開車經智利, 到秘魯的馬丘比丘旅遊, 然後再經玻利維亞回阿根廷, 總共有可能會開個八千到一萬公里, 而且大部分是高海拔的高原區.
圖片
原本的出發日期是2010年1月, 後來擔心雨季的交通狀況, 把計畫延到7月份. 還好有延期, 因為2010年1月秘魯發生水災, 算算日期, 我們剛好會被困在Agua Caliente好幾天.

2010年7月18日, 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我們全家開車從Buenos Aires出發了.

出發前加滿油,拍一張儀表板, 公里數是108796:
圖片
這是實際的大約路線, 沒有從玻利維亞回阿根廷:
圖片
8月8日晚上回到家後, 竟然忘了拍張相同角度的照片, 用來比較跑的公里數.

這次旅行陪伴我們的是2005年出廠的Suzuki Grand Vitara, 2.0 TD柴油渦輪增壓共軌引擎, 阿根廷組裝, 引擎是Peugeot 2.0 HDI 110匹馬力, 除了渦輪增壓外, 還有中央冷卻器。

Suzuki本身沒有生產柴油引擎, 但是為了歐洲及南美市場, 一些車型必須向它廠買柴油引擎來裝, 像Grand Vitara就有三種不同的柴油引擎:

1. Mazda 2.0 TD Intercooler窩輪增壓, 87匹馬力, 搭配在一代末期及二代初期的Grand Vitara, 引擎蓋上方有Intercooler的進氣孔.

2. Peugeot 2.0 HDI Intercooler窩輪增壓共軌引擎, 110匹馬力, 從2002年開始搭配在二代的Grand Vitara上, 一直生產到2006, 或是2007年二代GV停產時, 引擎蓋上方有Intercooler的進氣孔.
​
3. Renault 1.9 dCi Intercooler TGV窩輪增壓共軌引擎, 129匹馬力, 搭配在三代的Grand Vitara上, 一直使用到停產為止.

我的車是二代的5門Grand Vitara, 5速手排, 使用Peugeot 2.0 HDI Intercooler共軌引擎, 這顆引擎常搭配在Peugeot 307上.

為了這次的旅遊, 事先把四條輪胎都換成Bridestone AT 694, 因為應該會有數百公里的碎石山路, 用AT胎 (全地形越野胎) 比較安心.


Day 01 - 2010-07-18日 (週日): 開了1290公里, 由Buenos Aires到Tucumán, 都是平原.
圖片
清晨五點由Buenos Aires出發,開到Tucumán省的省會Tucumán市,開了1290公里,這1290公里都是平原。

 那幾天剛好遇到阿根廷的寒流,出發前朋友來電通知, 阿根廷北部Jujuy省通智利San Pedro de Atacama的Paso de Jama關卡(海拔4300公尺)及公路因冰雪而關閉,要我到當地附近時先探聽清楚,因為那個關卡離我們前一晚要住的地方約300公里,都是彎曲的山路, 高原及沙漠,如果開到關卡而不能過去的話,我們必須返回300公里,需要至少4-5個小時。

當時決定抵達Jujuy省後先詢問警察及軍 隊,如果Paso de Jama關卡及公路因冰雪而關閉,那麼我們就直走到阿根廷最北邊的都市: La Quiaca,從那裡進入玻利維亞的Villazón,經Tupiza, Potosí, Oruro, La Paz, Copacabana後到秘魯,也就是說跟計畫的方向剛好相反。

為了能夠全家一起出門旅遊,考慮到孩子們的課程,只好挑寒假這個旅遊旺季出門,心裡有數阿根廷及智利境內的旅館應該很不好找。

原本計畫當晚住在離Buenos Aires約1210公里的Rio Hondo溫泉,抵達後問了幾家旅館,不是沒房間就是敲竹槓的價格,跟家人商量後,決定到90公里外的Tucumán市過夜。

到Tucumán後,情況更糟,絕大部分的旅館都滿了,有空房的不是太爛就是比別間貴了對倍以上......,就這麼耗了快兩個小時,才找到當晚住的旅館(這就是旺季出遊的惡夢)。

當晚的旅館是非常普通的一顆星旅館,每間雙人房共$ 120,約US$ 31,沒有車庫,車子必須停在一條街外的營業車庫。

每次寒暑假出門都有類似的問題,但是為了能夠全家同行,只好跟別人擠了。阿根廷是個很重視旅遊的國家,想避免找不到旅館的問題只有兩個辦法:

1. 事先預定旅館,但是時間沒有彈性,被旅館預定的日期綁死。
2. 避開度假旺季。

Day 2 - 2010-07-19(週一):開了454公里,由Tucumán市到Jujuy省的Tilcara.
圖片
早上由Tucumán市出發,開始走山路。

抵達Jujuy省後就開始打聽Paso de Jama及52號公路有沒有因為冰雪而封閉,問檢查崗哨的警察及軍人,打聽到Paso de Jama的電話,直接打過去詢問,很幸運的,已經開放了。

所以我們當晚住在9號公路及52號公路交叉口附近的Tilcara,海拔2461公尺。

由於是阿根廷的寒假假期,Tilcara大部分的旅館也都客滿了,費了一番功夫找到一間民宿,沒想到卻是惡夢的開始。

Tilcara在一兩天前遇到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天氣,許多的旅館,民宿及住家的水管都因為結冰而破裂,水塔的水也結冰了。

雖然有熱水器,但是因為水塔結冰,退冰後的水非常的冷,所以熱水器根本發揮不了功用,熱水只是比冷水好一點點,根本沒辦法洗澡(晚上的溫度是零度以下)。

那間民宿特別的冷,雖然有提供瓦斯的暖氣,但是力道不足,更可怕的是,當晚我們差點全家一氧化碳中毒。

還好半夜因為小女兒頭痛不舒服開始哭泣,老婆及大女兒昏昏沈沈下床後也摔倒,我才發現是危險暖爐惹的禍,趕快把門窗打開透氣,但是在低於零度的溫度下把全部的門窗打開後,冷得更本不用睡了,當天晚上我們全 家幾乎沒睡。

民宿應該事先通知這種暖爐的危險性,提醒我們窗戶要打開幾公分通風,或是直接把暖爐關掉。我起床關暖爐及開門窗通風後才發現,民宿有留一張紙條在門縫下,提醒我們晚上要關暖爐,但是這張紙是我們入睡前沒看到的。
Day 3 - 2010-07-20(週二):開了570公里,從阿根廷Jujuy省的Tilcara穿越安地斯山脈到智利的Calama.
圖片
這570公里,絕大部分是彎曲山路,高原及沙漠。

早上由Jujuy省的Tilcara出發,目的地是智利的San Pedro de Atacama或是Calama,將會通過安地斯山脈,是數百公里的高原,山路及沙漠。

Tilcara的海拔是2461公里,在短短的公里數內會爬到海拔4300公尺的Cuesta Lipán,這段山路讓昨夜沒睡好的家人感到不舒服,兩個女兒都暈車了。

再來是鹽湖及高原,以及斷斷續續爬高爬低的山路。

雖然沒有冰雪,但是在沙漠裡遇到非常強烈的沙塵暴,大約持續了數十公里,除了風勢非常強大,車子開起來飄飄的,而且視線變得很差,非常的不好開。

事後發現擋風玻璃,大燈及霧燈都佈滿了密密麻麻微細的點,我想應該是沙塵暴下行車的後果吧?

在海拔4300公尺的Paso de Jama關卡,耗了45分鐘辦完阿根廷出關手續,離開阿根廷,但是等著我們的卻是海拔更高的安地斯山脈。

一路高高低低爬升,一直到達海拔4828公尺的高度,這個高度還一直維持了數十公里.
在海拔4800公尺的高度開車不是件輕鬆的事,空氣稀薄,人會感到缺氧,引擎也會缺氧,引擎的馬力跟平地差蠻多的,開起來吃力不少。最重要的是前一天晚上大家沒睡好,更是雪上加霜。

很有趣的一件事,離開阿根廷關卡Paso de Jama後,還要開170公里才會抵達智利的關卡: San Pedro de Atacama,那一百多公里雖然是智利國土,但是我們還沒入關,似乎有種在無國界的狀況下。

抵達San Pedro de Atacama前,又是好幾段險降坡,很短的距離內由海拔4800降到海拔2300左右。

這個時候手排車的優點就表現出來了,可以使用低檔做引擎煞車來降低車速。

這種連續險降波下,如果一直踩煞車是件非常危險的事,因為煞車皮會過熱而造成煞車失靈,因此我採用降檔的方式來做引擎煞車,看不同的情況下打入四檔,三檔或是二檔,再配合適當的煞車,讓駕駛這些險降波變成輕鬆的事。

抵達San Pedro De Atacama後,海關及移民關人員要求我們把全部的行李拿下來去照X光,並有人把車子徹底的檢查一番,阿娘喂,真是大工程,尤其是之後要再把所有的行李疊好放好。還好人不多,手續不會太複雜,約40分鐘OK。

我發現智利北部的海關跟南部的海關有很大的差別,以前去過多次智利南部,智利南部海關親切多了,而北部海關則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撲克臉,讓我對智利北部的印象大打折扣。

San Pedro de Atacama是沙漠中的綠洲,觀光事業非常發達,旅館及餐飲非常的昂貴,因此我們決定到一百公里以外的Calama過夜,估計應該會比較好找旅館,價格也比較便宜。
​
沒想到Calama的旅館也相當不好找,因為智利也是放寒假,不但不好找,而且價格比智利南部高昂不少,比阿根廷的旅館貴了很多。一番功夫下,終於找到一間非常普通的旅館。

雙人房$ 28000智利幣(約US$ 56),夫妻房$ 27000智利幣(約US$ 54),以它的設備來說真的是很貴,早餐的咖啡是即溶咖啡,還要自己泡。

Day 4 - 2010-07-21(週三):開了701公里,從智利的Calama到秘魯的Tacna.
圖片
雖然昨天從阿根廷的Tilcara出發到智利的Calama這段路,已經體會了數百公里的沙漠,但是智利北部一直到與秘魯的邊境,除了沙漠以外,還是沙漠,開這段路非常的沒有樂趣。

之前雖然有做功課知道是沙漠,但是第一次體會在千餘公里的沙漠行車,還真的不容易適應。還好7月份是南美的冬天,不然如果是夏天的午後,在幾乎50度的溫度下行車,再遇到連續的上坡,對引擎的溫度控制可能是個很大的考驗。

今天預定的目的地是智利境內,與秘魯邊境的Arica,Arica是個海港,蠻漂亮的。

兩天內由海拔兩千多開到近五千後又降到兩千多,然後再由兩千多開到三千多後,突然又降到海平面,真的是有種坐雲霄飛車的感覺。

很不巧,因為智利寒假的關係,問了好幾間旅館都客滿,Arica的旅館建議我們直接到邊境另一端秘魯的Tacna試試看,那裡的旅館應該會比較好找,因為秘魯的寒假還沒開始。

考慮了一下,反正秘魯的時區比智利晚一個小時,我們今天如果到秘魯的話就是賺了一個小時,那麼就到秘魯過夜囉,而且很重要的一件事,秘魯會比智利來得便宜。

來張剛進秘魯關卡的照片,秘魯Tacna這個Santa Rosa的關卡蓋得還蠻漂亮的,而且海關及移民官人員也蠻客氣的,讓我對秘魯的印象非常好,不像智利那麼撲克臉:
圖片
由於Tacna在秘魯及智利邊境,許多智利人過境到秘魯這邊度假,因為價格比智利便宜許多。由於是開車旅行,找旅館一定要有車庫才安心,所以在Tacna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旅館。

晚上住宿在三顆星的Holiday Suite,夫妻房S/. 100 (約US$ 36),雙人房S/. 115 (約US$ 41),有車庫及無線上網,附早餐,比昨天在Calama沒半顆星的普通旅館還便宜。

Tacna屬於沙漠中的綠洲,這間旅館竟然有游泳池。

Day 5 - 2010-07-22(週四):開了387公里,從Tacna到Arequipa。
圖片
​進入秘魯後,心情越來越開朗,相機也開始拿出來透氣了。

雖然秘魯南部也是一大片的沙漠,但是每隔一段距離就可以看到零星的綠洲。

Atacama沙漠:

這就是典型的沙漠公路:
圖片
圖片
這是發生車禍以後,家人或是朋友在車禍現場蓋的小廟。
圖片
圖片
綠洲的後面還是沙漠:
圖片
Arequipa:
晚上住在Arequipa市Vallecito區的這間三顆星旅館,非常的溫馨,房客全部都是外國人,大部分是歐洲人:
圖片
Day 6 - 2010-07-23(週五):0公里,Arequipa。

Arequipa的路非常小,加上又不是棋盤狀的道路設計,還是把車子留在旅館,搭計程車出門,反正秘魯的計程車比阿根廷便宜不少。

秘魯的警察非常的親切,非常的照顧遊客:
圖片
圖片
阿雷基帕 (Arequipa) 是秘魯南部的大城市, 人口約80萬, 僅次於首都利馬 (Lima), 以人口計是秘魯第二大城市, 同時是阿雷基帕 (Arequipa) 省的省會.

該城位處海拔2,380米, 周邊火山密集, 共計有80座, 其中最著名的是埃爾米斯蒂火山, 它曾在1438年和1471年期間強烈爆發, 最近一次小型爆發在1870年.。
​
該城保存了很多狀況良好的西班牙殖民美洲時期的建築物, 大部分由白色的火山岩石建成, 故該城有La Ciudad Blanca (白色城市) 的稱號, 古城區於200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Catedral de Arequipa (Arequipa主教堂):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a Iglesia de La Compañía (La Compañía教堂):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La Iglesia Santa Teresa (Santa Teresa教堂):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Convento Santo Domingo (Santo Domingo修道院):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Plaza de Armas廣場旁 及 附近的街景: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遊行 及 抗議的人們: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Day 7 - 2010-07-24日(週六):179公里,從Arequipa到Chivay,全部都是山路。

離開Arequipa,往180公里外的Colca峽谷前進,這段路幾乎都是彎彎曲曲的山路,並從海拔2335爬到海拔4910公尺,然後再降到海拔3600公尺左右。

在公路的最高點,雖然牌子寫著4910公尺,但是我的GPS顯示只有4880公尺,這也是這次旅行的最高點:
圖片
這180公里絕大部分都是柏油路,有大約10-20公里的路在施工必須繞道,所以是煙霧瀰漫的碎石山路,為了安全起見,我把Grand Vitara打進4H(四輪帶動,差速器鎖上)。
圖片
圖片
圖片
海拔4910公尺。

Chivay:


找到旅館,吃過午餐,原本想到Colca峽谷看看,但是旅館的人建議我們隔天清晨去,因為清晨時往往可以看到禿鷹。

事先有做功課,知道這海拔3635公尺的村莊有溫泉,休息一下後全家去洗溫泉了,南美洲的溫泉跟台灣差很多,絕大部分是無色無味的溫泉游泳池,我們泡著溫泉,喝著原汁的木瓜汁,百香果汁及鳳梨汁,真棒啊。

晚上提起勇氣,試試當地的路邊攤,還不錯耶:
圖片
Alpaca的串燒,好吃又便宜,也是在秘魯吃到最便宜的串燒。

​當地的計程車是三輪摩托車,有點東南亞的味道:

圖片
圖片
圖片
當晚住的旅館是不怎麼樣,但是早餐的地方格調不錯:
圖片
Day 8 - 2010-07-25(週日):374公里,從Chivay到Colca峽谷後,回Chivay再去Juliaca,全部都是山路,約80-90公里的碎石山路。
圖片
以開SUV的立場來說,今天是最好玩的一天,約80-90公里的路段用4H(四輪驅動,差速器鎖上),有些路段甚至4L(加力檔)也用上了。

今天發現加力檔真好用,彎彎曲曲又狹小的碎石山路,加上是在近4000公尺的高山,柴油渦輪增壓引擎會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沒有辦法發出平地時的馬力,遇到一些90度,甚至180度轉彎的險上坡,打進加力檔,油門慢慢加,輕輕鬆鬆的爬上去。

一些當天沿路的照片,這些照片的路面算是非常棒的了:
圖片
圖片
Cañón del Colca峽谷: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安地斯神鷹 (Cóndor):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頸部有白環的是成鳥, 沒有白環的是幼鳥.
圖片
Chivay - Juliaca沿路:
圖片
幾乎都是4000M以上的高原.
到Juliaca後發現是個很糟糕的城市,難怪都沒有觀光客。因為不是觀光城市,旅館少,價格又非常的高昂(以秘魯的消費來說)。

我們找到一間兩顆星的普通旅館,但是每間房間要S/.160,約US$ 57,跟Tacna, Arequipa及Chivay住過的旅館比起來,實在是非常的貴,不想被敲竹槓。

最後找到一間非常破的旅館,每間房間S/.45(約US$ 16),不包括早餐,車庫要S/. 3,水不熱,房間髒,而且還蠻冷的。

到市中心晃了一下,沒什麼選擇,那個餐廳又髒,服務又差,餐點不好吃,價格又貴。

Juliaca讓我感覺到缺乏安全感,吃完飯,我們馬上溜回旅館了。

這讓我們體會到一件事: 在秘魯一定要找觀光客多的地方,因為競爭,這樣才會有好的服務,好的環境及好的價格。

那天是Cinthia的生日,住得那麼爛,吃得那麼差,又缺乏安全感,實在很對不起Cinthia。
​
Day 9 - 2010-07-26(週一):開了359公里,從Juliaca到Cusco,山路混合高原直路,全部都是柏油路。
圖片
昨天晚上老婆沒睡好,因為旅館又髒又冷,沒有附早餐,所以我們一早就出門,離開Juliaca這個印象很不好的城市。

肚子有點餓,路邊許多賣湯湯水水熱食的攤子,但是我們沒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嘗試,因為衛生看起來實在有點抱歉。

出城前到加油站加滿油,這間加油站除了油以外,沒有賣其它的東西。這個時候我們突然好懷念阿根廷公路上的加油站,咖啡 / 飲料 / 泡茶的熱水 / 牛角麵包 / 三明治 / 糖果 / 餐點 / 乾淨的廁所......,甚至還可以洗澡。
​
到了Pucará這個庄頭,好幾間餐廳有開,問了一下有沒有咖啡及西點可以當早餐,很可惜,只有Caldo de Gallina(雞肉配馬鈴薯湯湯水水的東西),習慣了阿根廷的西式早餐,我對當地人這些有點髒髒的餐館煮的東西不感興趣,只好到雜貨店買餅乾及果汁囉。

雜貨店剛好進了熱熱的鹹大餅,印象中是七個S/.2(約US$ 0.71),看起來還不錯的樣子,又買了果汁及餅乾,就這樣解決了一頓早餐。

哇! 發現新大陸,Frugo這個牌子的芒果汁真的非常好喝,又濃又香,讚讚讚! 水密桃的也不錯,接下來這幾天要多多的喝果汁了。

幾張沿路的照片:
圖片
圖片
在離Cusco約50公里左右的Urcos,我們遇到了教堂的宗教活動,嘿嘿,很棒的拍照題材.

Urcos的Santa Ana宗教節慶:
每年7/26前後,在歐洲及美洲不同地方會舉行Santa Ana節慶,來紀念聖母瑪麗亞的母親: Santa Ana。

秘魯有些地方是在7/26及復活節舉行,有些地方是在八月初舉行。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根據在秘魯這幾天下來的經驗,想要找有車庫的旅館,一定不要去市中心,最好在剛進城的地方或是市郊。

到Cusco後,沿著Av. Prolongación de La Cultura進城,接近市中心後再往回走,很快的就找到理想的旅館.
Cusco:

市中心許多地方都有這種警察:觀光警察,專門照顧服務觀光客.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Plaza de Arma武器廣場.
Day 10 - 2010-07-27(週二):開了130公里,從Cusco到Ollantaytambo,大部分是山路,全部都是柏油路。
圖片
為了旅遊的靈活性,我們幾乎沒有預定旅館,但是有兩個地方例外: Ollantaytambo及Agua Caliente。

Machu Picchu印加古國遺墟,一般的私人車輛無法進入,因為Machu Picchu山底的Agua Caliente(熱水鎮)根本沒有對外的公路,必須搭火車抵達。或是開到Santa Teresa,再走兩個小時的山路抵達,我想很少人會這麼做吧?

出發前做功課,得知到Agua Caliente的火車票很不好買,尤其是回程的票,必須提前買。

算了一下時間,我們決定7月28日秘魯國慶日那天,因此在20天前就先上網買票:http://www.perurail.com/en/ ,到Agua Caliente可以從Cusco或是在Valle Sagrado(聖谷)的Ollantaytambo出發。

為了便利性,先查從Cusco當天來回Agua Caliente的票,瞎密! 清晨去最便宜的票是US$ 60,回程唯一的票是約US$ 300,阿娘喂,我們四個人不就要US$ 1440囉? 當然不可能會花那種錢的。

最 後買到最經濟的方式是7/27日到Ollantaytambo,搭隔天早上06:05的Back Packer車廂(US$ 31),到Agua  Caliente,當晚住Agua Caliente,然後搭隔天早上九點多的Back Packer車廂(US$ 31)回Ollantaytambo。

為了安全起見,我上網定了7/27日在Ollantaytambo及7/28在Agua Caliente的旅館,就是為了配合7/28的Machu Picchu之行。

我們對Cusco住的那間旅館很滿意,所以跟他們定了7/29及7/30的住宿(後來是又多住了一天),這樣就不必擔心回Cusco後又要重新找旅館了(7/28秘魯國慶日前後兩星期,是秘魯的旅遊旺季)。

今天的目標是Valle Sagrado的Saqsaywaman, Pisac及Ollantaytambo這三個古蹟。

Cusco:

Cusco到處都是高高低低的小路: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Saqsaywaman:

Saqsaywaman的念法有點類似英文的Sexy Woman,所以大部分的人就直接念Sexy Woman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Cusco - Ollantaytambo沿路:
圖片
路上的風景,大都是這種彎彎曲曲山路.
圖片
當晚住宿在預定的旅館,不是很推薦,沒有車庫,我必須把車子停在三四條街外,每天的停車費S/.5。

Day 11 - 2010-07-28(週三):0公里,從Ollantaytambo -火車- Agua Caliente -巴士- Machu Picchu - 巴士 - Agua Caliente。

清晨6點05分的車票,必須在5點半抵達車站,所以我們在凌晨5點10分就離開旅館,走15分鐘的路到車站候車。

照理說那個時間應該是很冷的,但是由於乾燥,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冷。

Ollantaytambo火車站:
圖片
圖片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Aguas Calientes:
Agua Caliente,中文直翻為熱水,因為當地有溫泉,不過是溫泉游泳池,不像台灣是接到旅館。
圖片
圖片
Day 12 - 2010-07-29(週四):開了119公里公里,從Agua Caliente搭火車到Ollantaytambo,再開車經Valle Sagrado回Cusco,山路,其中有約20公里的碎石山路。
圖片
​Ollantaytambo:

在Ollantaytambo火車站下車.
圖片
圖片
圖片
這種傳統帽子很有意思,拿來搶銀行一定很有趣.

​
Salineras:

台灣的鹽田在海邊,使用不同材料隔離海水,慢慢靠日曬來取得鹽。

阿根廷 / 智利及玻利維亞則是利用鹽湖的鹽磚來取得鹽。

秘魯Cusco附近北聖谷 (Valle Sagrado Norte) Maras的Salineras 卻是用梯田的方式來取得鹽,非常的特別。

快到鹽田的路有幾公里是碎石山路,鹽田到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Maras牧歸:

開車旅行的好處就是機動性高,隨時可以停車欣賞周遭的事物。

這些照片是在秘魯北聖谷 (Valle Sagrado Norte), 介於Maras與Moray之間的路上拍攝。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Moray:
圖片
抵達Moray天色已暗,照理說應該下去走走的,但是考慮到時間及光線,拍個幾張照片就走人了.
Chinchero:
圖片
Chinchero教堂裡天花板及牆壁的繪畫非常的精緻漂亮,可惜不準拍照.
Day 13 - 2010-07-30(週五):開了104公里公里,從Cusco到附近的一些古蹟,約20公里的碎石山路。
圖片
我們買了Boleto Turístico,還有城外幾個古蹟及城內的博物館沒去,因此決定在Cusco多待一天,7/30日逛古蹟,7/31逛博物館及市區,這樣比較悠哉。

老實說,對拍遺墟實在沒有太大的興趣,也不知道該如何拍的好。

Tipón:
圖片
這個地方很不好找,我們問了幾次路才找到,而且有一段路是碎石山路,非常的狹窄,會車會有困難,而且一些坡還蠻陡的。

為了安全,打進四輪驅動(4H),有些急轉彎後的險上陂還用到加力檔(4L)。

這個地方的入口管理處有賣礦泉水,是Tipón當地的泉水,一瓶S/. 2,非常的甘甜,建議大家以後有機會去的話,買一瓶來喝喝看。同樣是國家公園遺墟,Machu Picchu一瓶賣S/. 8,這裡賣S/. 2,而且這裡的礦泉水別的地方買不到。
Pikillaqta遺墟:
​

Pikillaqta遺墟,當年以防衛而聞名:
圖片
​Huarcapay湖:
圖片
其它的遺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Cusco:
圖片
圖片
Day 14 - 2010-07-31(週六):0公里,把車子留在旅館,搭計程車到Cusco市區。

Cusco:

今天還是輕鬆的一天,搭計程車進城,因為市中心停車很困難。


跟去Arequipa市中心一樣,只帶一機一鏡,背得很輕鬆。

參觀了許多博物館,但是大部分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我們就乖乖的遵守吧。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今天是在Cusco的最後一天,明天出發前往Puno,然後再經玻利維亞返回阿根廷。

Day 15 - 2010-08-01 (週日):開了392公里,從Cusco到Puno,全部都是柏油路。
圖片
Abra La Raya:
圖片
這是Puno跟Cusco兩個行政區的交會點,也是Puno - Cusco之間公路的最高點,海拔4335公尺.
雖然是最高點,但是記得當天幾乎都是在4000公尺以上的高原行駛。

到了Puno後,很快的找到旅館,下午把車子留在車庫,計程車直奔碼頭,到浮島旅遊。
Islas Uros浮島:
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及秘魯邊境的Lago Titicaca湖,湖面海拔約3809公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而且大船可通航的湖泊。面積829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140-180公尺,最深處達280公尺。

湖邊盛產高大的蘆葦,當地印第安人用蘆葦編製一種蘆葦船,只能使用一年左右時間就逐漸被水浸透而放棄,目前這種蘆葦船的用途幾乎都是用在觀光方面。

湖 面上還有由Uros族用蘆葦編織的一種浮島(把蘆葦根切成一塊塊的立方形,把根塊用繩子綁在一起,上面再鋪上蘆葦屑),早期他們在浮島上常年生活,打漁, 甚至可以在上面種植蔬菜。但是目前浮島幾乎都變成觀光用途,一些浮島上的居民大都居住在Puno市,早上搭乘船隻到浮島"上班",傍晚時刻再搭船下班回到 Puno。

目前這種蘆葦船和浮島都成為吸引旅遊者的好觀光景點,雖然促進觀光事業的發展,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而變的非常的觀光化及商業化,失去了原始的味道。

從秘魯的Puno可以搭乘船隻到浮島參觀,有半日遊 / 一日遊及兩天一夜的團,兩天一夜的團會住宿在浮島上,那是一種不同的體會。

一般說來一日遊跟兩天一日遊搭乘船隻的時間相當長,會覺得有些無聊,我個人推薦參加半日遊的團就夠了,因為一日團及兩日團還是非常的商業化。

在Puno跟團有幾種方式:
1. 跟旅館買團,會有交通車到旅館接送。
2. 跟旅行社買團,我不清楚會不會到旅館接送。
3. 直接到碼頭,那裡就有很多人招呼帶你到浮島旅遊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原本計畫隔天開車離開秘魯,到玻利維亞的Copacabana,但是今天得知Copacabana在8月6日有個很大的節慶,一星期之前所有的旅館早已客滿,所以如果明天開車去Copacabana的話,找住宿是個大問題。

怎麼辦呢? 自己開車旅遊的樂趣在於多變化性,所以我們全家商量過後,決定買兩天一夜的Tour到Copacabana及Isla del Sol (太陽島)。
Day 16 - 8月2日 (週一) : 開了0公里,跟團從秘魯的Puno到玻利維亞的Copacabana, 及Isla del Sol (太陽島).
圖片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昨天在Puno得知Copacabana在8/6有個很重要的節慶,所有的旅館早已客滿。

原本的計畫是今天開車離來開秘魯,由Capocabana進入玻利維亞,在Copacabana停留一天後,然後經La Paz, Oruro, Potosí, Sucre, Potosí, Tupiza, Villazón回阿根廷。

但是知道Copacabana找不到旅館後,跟家人商量的結果,我們買了Copacabana及Isla  del  Sol兩天一夜的團,價格為 S/. 100,包括到旅館接我們到長途巴士站,到Copacabana的來回巴士,到 Isla  del  Sol的來回渡輪,住宿,第一天的晚餐及第二天的早餐,隔天傍晚回到Puno。
​
我們新的計畫是8/3回Puno後,隔天8/4由Desaguadero進入玻利維亞,繼續南下回阿根廷 (沒想到8/4又是再一次的計畫趕不上變化)。

搭了三個多小時的巴士,抵達秘魯 / 玻利維亞邊界,這兩個關卡大概耗了一個多小時。

兩個關卡的距離大約只有三百公尺,先辦完秘魯的出境手續,走個三條街,再辦玻利維亞的入境,之後巴士會在玻利維亞端等著。

目前美金兌換玻利維亞幣Bolivianos的匯率約US$ 1 = B$ 6.90。

同車的旅客幾乎清一色都是歐洲人,以法國人居多。


Copacabana:
​Copacabana是玻利維亞Titicaca湖畔一個非常重要的城鎮, 位於玻利維亞及祕魯交界的Kasaniasani邊境只有9公里, 是連結祕魯Puno跟玻利維亞首都La Paz的中間點.

祕魯進出Titicaca的門戶是Puno, 從那裏可以搭船到Los Uros浮島旅遊, 甚至到更遠的島可以過夜.

玻利維亞進出Titicaca的門戶則是Copacabana, 從那裏可以搭船到太陽島 (Isla del Sol) 及月亮島 (Isla de la Luna) 旅遊, 在玻利維亞境內的Titicaca湖上也可以看到不少蘆葦船.

Copacabana海拔3841米, 人口約15000人左右.
圖片
圖片
蘆葦船:
圖片
以Copacabana做背景.
圖片
圖片
圖片
太陽島 (Isla del Sol):

從Copacabana到Isla del Sol,根據不同的船,航行時間約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

Isla del Sol (太陽島), 或稱Titicaca島, 是位於的Titicaca湖上的玻利維亞島嶼, 位於Manco Kapac省Copacabana市的行政區內.

它長9.6公里, 寬4.6公里, 面積14.3平方公里, 是湖中最大的島嶼.

它的原始名稱是Titikaka島, 因此它所在的湖以它的名字命名, 意思是“石美洲獅” (puma de piedra)。​
圖片
碼頭旁.
圖片
旁邊那些階梯迎接著您,會讓您印象非常深刻的。

從這裡開始無止境的階梯, 說無止境是誇張的說法, 但是在海拔將近4000公尺的高原爬很多的階梯, 我想你不會反對有"永無止境"的錯覺.
圖片
圖片
光只有用走的就很累了,更何況要提行李及搬東西,所以驢子是島上最重要的搬運工具.
圖片
當地學校的慶典活動.
圖片
圖片
圖片
Day 17 - 2010-08-03 (週二): 開了0公里,跟團從玻利維亞的Isla del Sol (太陽島) 及Copacabana回到秘魯的Puno。
圖片
早上一大早起來拍日出:
圖片
照片裡的島嶼是月亮島 (Isla de Luna).
圖片
圖片
圖片
天色還是暗的,就已經陸續有驢子在載東西了.

拍完後跟同民宿的一位烏拉圭美眉喇賽,她告訴了我一個消息,這下子代誌大條了。


她跟我說新聞報導玻利維亞南部的Potosí,因為罷工的關係而被斷路,其他地方往Potosí的交通完全中斷,而且時間會拖蠻久的,她本來要去,但是去不成了。

這真的是代誌大條了,因為照我們的計畫:從玻利維亞回阿根廷的話,一定要經過Potosí,所以這個路線不能走了。

當天我陸陸續續問了許多人,甚至在玻利維亞 / 智利交接的關卡,也問了管交通的軍人,證明了這件事情是真的。

這下子我們沒辦法從玻利維亞回家了,必須再次繞一圈走智利回家。
圖片
民宿.
圖片
下山去碼頭搭船, 當然比上山輕鬆多了.

我們先搭船去Copacabana, 然後轉車回Puno.

​回到Copacabana,到搭車回Puno的這段空檔有一個多小時,除了到咖啡廳喝嘎逼,就是拿相機到媽祖廟及市區逛逛。​

Copacabana 聖母大教堂 (Basílica de Nuestra Señora de Copacabana):

這個教堂祭拜著聖母Virgen de Copacabana (又稱為: Nuestra Señora de Copacabana, 或是Virgen Candelaria de Copacabana), 建立於西元1550年. 1610到1651年又重新建築成為目前的風格.

1940年被玻利維亞政府宣布為國家級古蹟.

聖母Virgen de Copacabana的慶祝節慶日期是每年的8月5日, 而1925年8月1日, 她被加冕並宣佈為“國家女王”(Reina de la nación).

每年八月初, 除了玻利維亞來自全國各地的信徒聚集Copacabana外, 還會吸引很多秘魯的信徒跨國來玻利維亞朝拜.
圖片
媽祖廟,不不不,是聖母廟才對,也就是8月6日節慶的主角.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街景.

下午回到Puno後,到市區逛逛。

Puno:


Plaza de Arma旁的大教堂: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Day 18 - 2010-08-04 (週三): 開了438公里,從Puno到秘魯/智利邊境的Tacna,約近兩百公里是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山路,及約20公里的碎石路及土路。
Click here to edit.
圖片
昨天從玻利維亞得知Potosí斷路後,確定無法經玻利維亞回阿根廷,只好再次從智利回阿根廷了。

從Puno到Moquegua後再到Tacna的路有三條:

1. 從Puno到Desaguadero後再到Moquegua,這是長途巴士走的路線,但是比路線2遠了不少。

2. 從Puno有條山路直通Moquegua,但是聽說有100個以上的大轉彎山路。

3. 從Puno經Juliaca, Arequipa到Moquegua,這條路最遠。

問了不少人,大部分是建議走Desaguadero後再到Moquegua這條傳統路線,少數是建議走Puno直通Moquegua這條山路,建議路線2的人是私家車的車主及計程車司機。

既然計程車司機都建議走路線2了,我是開硬派SUV,還怕什麼呢? 因此決定走路線2,後來發現決定走這條路是正確的,因為這條路非常的漂亮,除了高海拔外,混合著高原 / 沙漠 / 溪流及一般的山路。

在海拔4400多公尺的高山上,遇到了這位韓國人:
圖片
他從厄瓜多爾的Quito出發,已經單獨騎腳踏旅遊三個月了,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我們主動提出供給水及食物,以及其他的協助,但是他很客氣的婉拒了。

我後來有把照片寄給他,他回信時跟我說當晚找不到村莊,只好在海拔4700公尺的一個房屋廢墟裡過夜,沒有屋頂,沒有窗戶。

8月份是南美的冬天,海拔4700公尺的沙漠高原,晚上是非常的寒冷,我估計大概零下10 - 20度吧?想必那一夜很難熬。

我邀請他抵達Buenos Aires時通知我,讓我招待他,但是可惜他的行程沒有到Buenos Aires。

這次在秘魯旅行,還在Pisac及Ollantaytambo遇到一位單騎遊南美已經七個月的法國美眉,及一位單獨已經在南美旅遊七個月的台北石牌美眉。
圖片
在海拔4592 Abra Ojelaca的牌子旁拍一張.
圖片
沿路有許多的沙漠.

​在海拔4600多公尺的山上,看到了一條溪流,停車玩玩水及冰塊。


Catalina看到了一群Alpaca,高興的跑去追趕: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路上的小綠洲:
圖片
抵達Tacna之前,在市郊的沙漠看到了這些簡陋的居住環境:
圖片
圖片
圖片
Day 19 - 2010-08-05 (週四): 開了609公里,從秘魯/智利邊境的Tacna, 到智利的Maria Elena,全部都是鳥不生蛋的沙漠。
圖片
今天是個悲慘的日子,因為被智利的土匪警察給綁架了。

離開Tacna往邊境的路上,沙漠中還是陸續可以看見這種簡陋的房子:
圖片
在秘魯邊辦了移民關 / 海關手續,及汽車的出關手續,一切OK及親切。

到了智利關卡,完全不同的待遇。

移民關OK,但是海關則是像San Pedro de Atacama一樣,要我們把車上所有所有所有的東西卸下,拿到X光機檢查,而且態度非常的傲慢。

再來植物水果食品的管制單位,把我的車徹底的翻了一遍,甚至連鞋子的裡面也不放過。我並不會對這種例行公事排斥,但是傲慢,非常不友善,把你當歹徒的態度就讓我很感冒了,感覺是在對待犯人一樣。

再來把所有的東西整齊放回車子後面及車頂的行李箱,就是個大工程了,我一肚子大便的把所有的東西慢慢收好。
​
要離開關卡時,必須拿一個文件給進關的關卡人員,終於遇到稍微比較親切的關卡人員,我跟他說:您的同事都是大便 (Todos de sus compañeros son de mierdas)。

智利北部實在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除了幾個像Arica / Iquique / Calama等大都市外,其他的都是一望無際的沙漠.

Arica附近:

圖片
圖片
圖片
沿路上的小廟: San Sebastián.
圖片
另一個綠洲:
圖片
圖片
沙漠裡的自拍相.

中午在沙漠路邊的餐廳用餐,小女兒Catalina因為拉肚子,到當地的醫院看醫生,打了針,開了藥。

搭肚子的原因可能是我們在秘魯那十幾天喝了太多的果汁。

下午悲慘的事情發生了:

在沙漠一望無際鳥不生蛋的五號國道行駛,不幸中了Maria Elena市政府的暗招,沙漠裡放了兩個很小限速80 km/h的牌子。

我被躲在沙丘後的土匪警察攔下來時,根本不知道超速,當時的時速是101 km/h,因超速21公里,被以"嚴重違規"的名義扣留駕照。

我跟警察說根本沒看到牌子,警察回說牌子在XXXX公里處及XXXX公里處,我算了一些,離案發地點是好幾公里以外。

這是算那門子道理? 限速牌子在幾公里之前,而卻在這裡抓超速,被警察攔下來的那個地方沒有彎路,沒有上下坡,沒有村莊,沒有學校。

智利的警察權力非常大,穿的服裝是軍服,根據多次到智利旅行的經驗,絕對不能對警察態度不好,不然的話會很慘。

想要拿回駕照? 請隔天早上9點以後到Maria Elena的交通法庭付贖金贖回駕照。

還好當時是週四下午,如果是週五或是週六的話,那就要被綁架到週一了。

沒駕照,只好乖乖的到30公里外,離公路5公里鳥不生蛋的小村莊Maria Elena過夜。

一進村莊,全村的人都知道又是一個倒楣鬼上門了,找到了全村唯一的旅館,老闆馬上很熱心的解說明天要到那裡付贖款。

這麼一來,Maria Elena市政府賺了贖金,旅館生意興隆,餐飲業的生意也幫助不少,但是卻嚴重賠了智利的形象。

那天的心情非常的不好,原本的計畫是要在Calama過夜,隔天早上8點出發回阿根廷,但是這下子所有的行程都被耽擱了。

草草吃了晚餐,洗個澡後就去睡覺了。


Day 20 - 2010-08-06(週五):開了682公里,穿越安地斯山脈,從智利的Maria Elena到阿根廷Jujuy省的Yala,全部都是高高低低的山路及高原路。
圖片
​第二天早上8:45就去排隊,倒楣鬼還不少,阿根廷 / 法國 / 巴西 / 巴拉圭 / 秘魯的遊客都有,Maria Elena的市政府就是靠這樣卑鄙手段賺"外匯"的。

耗了兩個多小時的手續,法官的秘書宣布必需支付折合約US$ 225左右的智利幣,問題是Leandro Cheng沒有那麼多的智利幣,而那個村莊又沒地方換錢,最近的城市Calama也在130公里外。

還好市政府收信用卡,而且竟然還跟我提出六期分期付款免利息的服務,我選擇了一期付款的刷卡方式,因為不想連續六個月在帳單上看到Maria Elena這幾個字。

我們這些外國遊客們都對這種綁架外國人的方式很不滿,不少人回國後都要透過外交部向智利表達抗議。

我跟老婆是高中同班同學,她認識我那麼久,第一次看我罵了那麼多髒話。

11點多拿到駕照後只有一個想法: 馬上離開智利這個土匪國家。

原 本的計畫是昨夜住Calama,今天早上8點出發回阿根廷。但是昨晚被綁架在Maria Elena,離Calama還有130公里,再加上11點多才 出發,我們知道這下子到阿根廷可以住宿的地方已經是晚上了,而且會在晚上開Cuesta  Lipán這段彎彎曲曲的險下坡。

雖然我不喜歡晚上開山路,但是已經不想在智利多停留一刻,所以還是出發了。

還好在San Pedro de Atacama出境的手續很順利,沒有浪費許多時間。

過了170公里,抵達阿根廷邊界Paso de Jama的那一剎那,心中有一股非常強烈的激動,彷彿是在外面被欺侮的小朋以,委屈的回到家。

Paso de Jama辦事人員比智利海關親切多了,我跟他們提及智利的綁架事件,他們跟我說時有所聞,一直覺得不可思議。

路上會經過Salinas Grandes鹽湖,以前去過兩次了,都是大白天,白色的鹽湖跟藍天有著非常強烈的對比。

因為早上的耽擱,我們抵達Salinas Grandes鹽湖時太陽已經下山,但是還有漂亮的彩霞: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7月20日經過Salinas Grandes鹽湖時,我承諾Cinthia如果回程是走原路時,我會讓她在鹽湖上開車,因為2003年她11歲生日那天第一次開車,就是在Salinas Grandes鹽湖。

今天我讓Cinthia從我們拍照的地方開到公路旁,大約一公里吧。

抵達52號公路及9號公路交叉口附近的Purmamarca時,有去問了一些旅館及民宿,阿娘喂,非常高昂的價格,我們決定到Jujuy附近過夜.

在離Jujuy市約20-30公里的Yala找到了一間農莊風格的旅館,覺得不錯,價格也OK.

好好的洗個澡,睡個舒服的覺。

Day 21 - 2010-08-08(週六):開了822公里,從Jujuy省的Yala到Santa Fé省的Ceres,除了一兩百公里山路外,其他都是平原。
圖片
早餐喝咖啡時,怎麼覺得阿根廷的咖啡特別好喝,特別還跟旅館的主人多要了一杯。

回阿根廷後一切熟悉多了,在公路上開車不必煩惱沒咖啡喝,加油站就有香濃的Espresso咖啡。

回程時,不想走Tucunán及Rio Hondo溫泉,從Rosario de la Frontera繼續走34號公路,晚上在Santa Fé省的Ceres過夜。
房間裡有個小廚房,也有水壺,杯子跟刀叉盤子,所以特地泡了杯老人茶來喝,一喝下去馬上噴出來,因為水是鹹的,第一次喝到鹹水泡的茶。
​
Day 22 - 2010-08-08日(週日):開了686公里,從Santa Fé省的Ceres回到Buenos Aires,都是平原。
圖片
傍晚回到Buenos Aires,住進最棒的地方:自己的家。

這22天旅遊的一些統計:

公里數: 8303公里。

油耗: 695.02公升的柴油。

平均油耗:每公升約11.95公里,載重(四個人,行李滿載,再加上車頂的行李箱會提高風阻,增加油耗),我發現高原地區雖然是高高低低爬山,但是比平地省油,會不會是缺氧的關係?

總共花費的油錢 約US$ 720左右。

過路費: 約US$ 25左右。

這輩子最貴的"過路費": 智利Maria Elena的贖金,約US$ 225。

機油的消耗: 雖然爬了那多山路,秘魯 / 智利境內及阿根廷北部幾乎都是高原,但是8300公里下來,只消耗了大約300 cc的機油,比我想像中還好。

這22天來,Grand Vitara的狀況一切順利,也沒破胎,當然在高海拔的地方有因為缺氧而變的沒力,不過這是柴油渦輪增壓引擎的通病。

破紀錄: 總共開了8300公里,破了我以前6500公里的紀錄。

Wi Fi普及率
在外過夜21個晚上,其中14個晚上住的旅館有無線上網: Calama(智利),Tacna(秘魯),Arequipa(秘魯),Cusco(秘魯),Puno(秘魯),Maria Elena(智利),Yala(Jujuy阿根廷),Ceres(阿根廷)。

遺憾:
遺憾的是無法照原計畫從玻利維亞回阿根廷,因此從智利回來時被土匪警察綁架。

下一次的長途自駕旅遊:
我想下一次的長途開車旅遊計畫,應該是玻利維亞南部的Tupiza, Potosí, Sucre, Tarija吧?

延伸閱讀:

推薦路線: Patagonia (阿根廷及智利的南部)

推薦路線: 玻利維亞

推薦路線: 祕魯

推薦路線: 古巴

推薦路線: 伊瓜蘇瀑布

推薦路線: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推薦路線: 智利南方公路 (大理石教堂)

推薦路線: 智利Isla Chiloé島

推薦路線: 智利 San Pedro de Atacama

推薦路線: 哥倫比亞

推薦路線: 阿根廷的生態攝影

推薦路線: 世界遺產

帶團拍攝作品:

2013-04: 阿根廷三大國家公園 (冰川國家公園, 伊瓜蘇國家公園, 火地島國家公園)

2015-03: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2015-06: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5-12: 12000公里長征 (阿根廷 / 智利 / 巴西)

2016-02: 玻利維亞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6-03: 古巴

2016-11: Patagonia + 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6-12: 古巴

2017-01: 南美六國 (阿根廷 / 烏拉圭 / 巴西 / 玻利維亞 / 哥倫比亞 / 智利)

2017-02: 祕魯 + 玻利維亞 + 智利

2017-03: 祕魯 + 玻利維亞 + 智利 + Patagonia

2017-04: Patagonia + 大理石教堂

2017-05: 伊瓜蘇 + Patagonia

2017-06: 伊瓜蘇 + Patagonia

2017-11: 智利大理石教堂 + Isla Chiloé島 + Frutillar + Valparaíso

2018-01: 智利 祕魯 玻利維亞
        
2018-01 & 02:  祕魯 玻利維亞
        
2018-02:  祕魯 玻利維亞 智利

2018-03 & 04: Patagonia + Valparaíso

2018-05 Patagonia

2018-05 & 06 Patagonia + 伊瓜蘇瀑布

2018-09 智利 百內國家公園

2018-11 & 12 智利南方公路 + 大理石教堂 + Isla Chiloé島 + Frutillar + Valparaíso

2019-01 智利南方公路 + San Pedro de Atacama + 玻利維亞

2019-02 & 03 祕魯 + 玻利維亞 + 哥倫比亞

2019-03 玻利維亞 + 智利

2019-04 Patagonia

2019-04 Patagonia + 大理石教堂 + 伊瓜蘇瀑布

2019-05 智利 百內 + Isla Chiloé島 + Frutillar + 大理石教堂

2019-08 Patagonia + 伊瓜蘇瀑布

2019-10 & 11 車隊自駕南美七國53天

2019-12 祕魯 + 玻利維亞

2020-02 & 03 古巴

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
  • 主頁
  • 關於作者
    • FAF傑出攝影家證書
    • "扶輪社在阿根廷"攝影展
    • 香港相機世界的採訪
    • 彭巴草原的蕃薯採訪
    • 在駐阿代表處展出照片
    • 參與建國百年攝影展
    • 2019-07AR&TW
    • 2019-07-20
    • Argentina 62
    • Chile Bolivia 72
    • Argentina 80
    • Peru Ecuador Colombia 80
    • Cuba 85
    • 2022-04 Virginia
  • 專業攝影嚮導
    • 服務項目
    • 2023 >
      • 2023-01 Patagonia Bolivia
    • 2022 >
      • 2022-10 Patagonia & Iguazu
      • 2022-0809 Colombia Brasil
      • 2022-06 Bolivia
      • 2022-03 Bolivia
    • 2020 >
      • 2020-02&03 Cuba
    • 2019 >
      • 2019-12 Peru Bolivia
      • 2019-10&11 53 days
      • 2019-08 Patagonia+Iguazu
      • 2019-05 Chile
      • 2019-04 Patagonia B
      • 2019-04 Patagonia A
      • 2019-03 Bolivia Chile
      • 2019-02&03 Peru Bolivia Colombia
      • 2019-01 Chile & Bolivia
    • 2018 >
      • 2018-11&12_Chile
      • 2018-09 Paine
      • 2018-05&06 Patagonia + Iguazu
      • 2018-05 Patagonia
      • 2018-03/04 Patagonia
      • 2018-02 Peru Bolivia Chile
      • 2018-01/02 Peru Bolivia
      • 2018-01 Chile Peru Bolivia
    • 2017 >
      • 2017-11 Chile
      • 2017-06 Iguazu + Patagonia
      • 2017-05 Iguazu + Patagonia
      • 2017-04 Patagonia
      • 2017-03/04 Peru, Bolivia, Patagonia
      • 2017-02 南美三國綜合篇
      • 南美6國 30天
    • 2016 >
      • 2016-12 Cuba >
        • Cuba 2016-12 Color
        • 把照片交給古巴人
      • 2016-11 Patagonia + Bs. As.
      • 2016-10 Buenos Aires
      • 2016-03 古巴 >
        • 古巴人 2011 Vs. 2016
      • 2016-02 阿根廷+玻利維亞 >
        • 2016-02 玻利維亞 天空之鏡
        • 2016-02 玻利維亞 Avaroa國家公園
        • 2016-02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2016-03 Buenos Aires
        • 玻利維亞 + 阿根廷 16天
    • 2015 >
      • 2015-12 12000公里長征 >
        • 2015-12 12000 kms
      • 2015-11 Buenos Aires
      • 2015-06 酒莊+鹽湖+南美巴黎
      • 2015-03 西北高原區
    • 2013 >
      • 2013年4月 國家公園 >
        • 20天拍攝作品綜合篇
        • 火地島 (Tierra del fuego)
        • 冰川國家公園 (PN Los Glaciares)
        • 登山健行的天堂 El Chaltén)
        • 伊瓜蘇瀑布 (Iguazú)
  • 推薦路線
    • Patagonia
    • Bolivia
    • Peru
    • Cuba
    • Iguazu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智利大理石教堂
    • 智利 Chiloé島
    • San Pedro de Atacama
    • Colombia
    • 阿根廷的生態攝影
    • UNESCO >
      • UNESCO Argentina >
        • UNESCO 1981 Los Glaciares
        • UNESCO 1984 Iguazu
        • UNESCO 1999 Peninsula Valdes
        • UNESCO 1999 Cueva mano
        • UNESCO 2000 Talampaya
        • UNESCO 2000 Ischigualasto
        • UNESCO 2003 Quebrada de Humahuaca
        • UNESCO 2009 Tango
        • UNESCO 2015 El filete porteno
        • UNESCO 2016 Casa Curutchet
        • UNESCO 2017 Los Alerces
      • UNESCO Bolivia >
        • UNESCO 1987 Potosi
        • UNESCO 1991 Sucre
        • UNESCO 2000 Tiwanaku
      • UNESCO Brazil >
        • UNESCO 1985 Salvador
        • UNESCO 1986 Iguacu
        • UNESCO 1997 Sao Luis
        • UNESCO 2012 Rio
      • UNESCO Chile >
        • UNESCO 2000 Chiloe
        • UNESCO 2003 Valparaiso
      • UNESCO Colombia >
        • UNESCO 1984 Cartagena
        • UNESCO 2011 Eje Cafetero
      • UNESCO Cuba >
        • UNESCO 1982 Havana
        • UNESCO 1988 Trinidad
        • UNESCO 1997 Castillo de San Pedro de la Roca
        • UNESCO 1999 Vinales
        • UNESCO 2000 Cafe
        • UNESCO 2005 Cienfuegos
        • UNESCO 2008 Camaguey
      • UNESCO Ecuador >
        • UNESCO 1978 Galapagos
      • UNESCO Peru >
        • UNESCO 1983 Cuzco
        • UNESCO 1983 Machu Picchu
        • UNESCO 1986 Chan Chan
        • UNESCO 1988 Lima
        • UNESCO 1994 Nazca
        • UNESCO 2000 Arequipa
      • UNESCO Uruguay >
        • UNESCO 1995 Colonia
  • Buenos Aires
    • Buenos Aires places
    • Old time >
      • Libreria Ateneo
      • Teatro Colon
      • Cafe Tortoni
      • Galerias Pacifico
      • Subte A
      • Libreria Avila
      • AYSA
      • Las Violetas
      • Palacio Barolo
      • Los Angelitos
    • Old Building >
      • Av. de mayo
      • Palacio Ortiz Basualdo
      • Callao
      • Roque Saenz Pana
      • Florida
      • Santa Fe
      • 9 de julio
    • La Boca
    • San Telmo
    • Palermo >
      • Jacaranda
    • Puerto Madero
    • Plaza de Mayo >
      • 台灣音樂會
    • Recoleta
    • Tango Show
    • Barracas >
      • Pasaje Lanin
      • Mural
    • Tigre >
      • Museo de Arte Tigre
      • Clubs Tigre
      • Tigre Old Photo
  • 阿根廷深度攝影
    • 阿根廷國家公園 >
      • Los Glaciares
      • El Chalten >
        • Fitz Roy and Torre
      • Iguazu
      • Tierra del Fuego
      • Los Alerces
      • Lanin >
        • 2022-05 Patagonia
        • 2018-10 Patagonia
        • 冬季的San Martin de Los Andes
      • Nahuel Huapi
      • Ibera
      • Sierra de Las Quijadas
      • Talampaya
      • Ischigualasto
      • Peninsula Valdes
      • Punta Tombo
    • 阿根廷的農村生活 >
      • Green tunnel 2013-2020
      • 綠色火車隧道
      • 老雜貨鋪
      • 騎野馬比賽
      • 古董馬車
      • 烤肉大拜拜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 Salinas Grandes鹽湖
      • Tren a las nubes雲頂火車
      • Quebrada de Humahuaca
      • Valles Calchaquies
      • Ischigualasto & Talampaya
      • Iruya
      • Hornocal 14種顏色的山
      • Yavi的牧羊人
      • S. A. Los Cobres - Cafayate (Salta)
      • Santa Maria - Fiambara (Catamarca)
      • Chilecito教堂之旅 (La Rioja)
      • Capillita - Estancia (Catamarca)
    • 阿根廷生態攝影 >
      • 生態攝影綜合篇
      • 蜂鳥 >
        • 記錄蜂鳥的孵化及成長
        • 蜂鳥飛行版
      • Flamenco
      • 鸊鷉類
      • 貓頭鷹
      • 白鷺鷥
      • 鱷魚
      • 微距 >
        • Macro - film
        • 2007 Macro
        • 2008 Macro
        • 2013 Macro
    • 阿根廷人文紀實攝影 >
      • 國家交響樂團
      • 熱氣球嘉年華
      • 認真工作的人最美
      • 銀鹽的感覺 - 環境人像
      • Misiones
      • 牧羊人
      • 台灣三太子出巡阿根廷台灣會館
      • Villa Epecuen
      • 2014 World Cup
      • 2010 World Cup
      • 2006 World Cup
      • 2002 World Cup
    • 阿根廷宗教民俗攝影 >
      • 阿根廷 教堂 >
        • Catedral Buenos Aires
        • Lujan
        • La Plata
      • Gauchito Gil
      • Fogata San Juan
    • 阿根廷其它題材 >
      • 116 photos, 116 memories
      • Red
      • 2009
      • 2010
      • 2013
      • Old cars
      • Dakar 2015
      • Lunar eclipse
  • 中南美深度攝影
    • 古巴 >
      • Cuba Guide
      • Cuba 2011 >
        • Cuba 2011 Cubans
        • Cuba 2011 Trinidad
        • Cuba 2011 Vinales
        • Cuba 2011 Old Havana
        • Cuba 2011 Matanzas
        • Cuba 2011 Cienfuegos
        • Cuba 2011 Old Cars
        • Cuba 2011 Pharmacy
        • Cuba 2011 Children
        • Cuba 2011 Black people
        • Cuba 2011 Carriages
        • Cuba 2011 School
        • Cuba 2011 Barber Shop
      • Cuba 2016-03
      • Cuba 2016-12
      • Cuba 2020-02&03
      • 把照片交給古巴人
      • Cubans 2011 Vs. 2016
      • 100 cubans, 100 stories
      • Cuba Photo book
    • 玻利維亞 >
      • Uyuni
      • La Paz
      • Potosi
      • Sucre
      • Copacabana
      • Tupiza & Quetena
      • Land Cruiser
      • Bolivia 2009-08
      • Bolivia 2016-02
      • Bolivia 2017-01
      • Bolivia 2017-02
      • Bolivia 2017-03
      • Bolivia 2018-01
      • Bolivia 2018-02 TAPA
      • Bolivia 2018-02 King Top
      • Bolivia 2019-01
      • Bolivia 2019-03 Wendy
      • Bolivia 2019-03 Gloria
      • Bolivia 2019-11
      • Bolivia 2019-12
      • Bolivia 2022-03
      • Bolivia 2022-06
    • 秘魯 >
      • Peru Guide
      • Cuzco
      • Machu Picchu
      • Valle Sagrado
      • Arequipa
      • Titicaca
      • Colca Canyon
      • Linea Nazca
      • Ica
      • Paracas
      • Peru 2010
      • Peru 2017-02
      • Peru 2017-03
      • Peru 2018-01
      • Peru 2018-01 & 02
      • Peru 2018-02
      • Peru 2019-02 & 03
      • Peru 2019-11
      • Peru 2019-12
    • 智利 >
      • Atacama >
        • Atacama 2010-07 & 08
        • Atacama 2017-03 King Top
        • Atacama 2017-03 Li
        • Atacama 2018-02
        • Atacama 2019-01
        • Atacama 2019-03
        • Atacama 2019-10
      • Valparaiso
      • Chiloe & Lagos >
        • Chiloe 2009-01
        • Chiloe & Frutillar 2017-11
        • Lagos 2018-10
        • Chiloe & Frutillar 2018-11
        • Chiloe & Frutillar 2019-05
        • Lagos 2019-10
      • Carretera Austral >
        • Carretera Austral Guide
        • Austral 2015-12
        • Austral 2016-04
        • Austral 2017-04
        • Austral 2017-11
        • Austral 2018-11&12
        • Austral 2019-01
        • Austral 2019-04
        • Austral 2019-05
      • Torres del Paine >
        • Patagonia Guide
        • Puma
        • 2015-12 Paine
        • 2016-11 Patagonia
        • 2017-01 Patagonia
        • 2017-03&04 Patagonia
        • 2017-04 Patagonia
        • 2017-05 Patagonia
        • 2017-06 Patagonia
        • 2018-01 Paine
        • 2018-03&04 Patagonia
        • 2018-05 Patagonia
        • 2018-05&06 Patagonia
        • 2018-09 Paine
        • 2019-04 Patagonia A
        • 2019-04 Patagonia B
        • 2019-05 Patagonia
        • 2019-08 Patagonia
      • Australis
    • 烏拉圭 >
      • Colonia
      • Cruise Ibero Grand Mistral
    • 巴西 >
      • Maranhenses
      • 巴西 伊瓜蘇瀑布
      • 2018-06 Buzios
      • Florianopolis & Laguna
      • Gramado - Canela
      • Salvador
      • Sao Luis
      • Brasil 2022-09
    • 哥倫比亞 >
      • Eje Cafetero
      • Cano Cristales
      • Cartagena
      • Nueva Venecia
      • Bogota
      • Medellin
      • Colombia 2015-08
      • Colombia 2017-01
      • Colombia 2019-03
      • Colombia 2022-0809
    • Ecuador >
      • Galapagos 2019
    • 中南美綜合 >
      • 2020
      • 2019
      • 2018
      • 200
      • 認識中南美系列 - (阿根廷) 安地斯山脈
      • 認識中南美系列 - 阿根廷西北高原區
  • 其他地區
    • 台灣 >
      • 北港媽祖遶境 彩色版
      • 北港媽祖遶境 黑白版
      • 高雄捷運站及旗津影像
      • 翠鳥
      • 台灣拍的鳥
      • 新竹三日逍遙遊
  • 長途自駕旅行
    • 2022-0405 Patagonia
    • 2019-10&11 53 days
    • 2016-04 Carretera Austral
    • 2015-12 12000 kms
    • 2010-07&08 Argentina to Peru
    • 2009-08 Northern Argentina + Bolivia
    • 2009-01 Patagonia
    • 2008-10 Misiones
    • 2006-08 Northern Argentina
    • 2006-07 Patagonia
    • 2006-01 Patagonia
    • 2005-02&03 Brazil
    • 2004-07 Northern Argentina
    • 2004-01 Patagonia
    • 2003-07 Northern Argentina
    • 2002-07 Northern Argentina
    • 2002-04 Mendoza
    • 2000-01 Las Lenas
  • 器材討論
    • Canon EOS >
      • My EOS
      • EOS Digital SLR >
        • EOS M5使用心得
        • EOS M5 Part II
        • EOS M @ ISO 12800 B&W
        • EOS M 2014
      • EOS Film SLR >
        • EOS底片機身
      • Canon Lens >
        • Canon RF 16mm f:2.8
    • Leica M >
      • Leica M系列
      • 為器材留下倩影 - Leica篇
      • 帶RF相機到危險區探險
      • Leica M2裝底片拍照去
      • 20張RF相機拍攝的照片
    • Nikon MF >
      • 我的Nikon MF SLR敗家史
      • 可敬的對手 - Nikon的MF相機
      • 為它們留下倩影 - Nikon
      • Nikon F2 三角頭黑色
      • AI 50mm f:1.4
    • Canon FD >
      • F1n Lake Placid 1980 Limit Edition
      • F-1 Montreal 1976 Olympic
      • Canon FD系列旗艦
      • 我的Canon FD敗家史
      • 帶T90到巴西
    • Pentax MF >
      • Pentax MF SLR
    • Drone >
      • DJI Mavic Mini
    • 其它 >
      • 其它相機 >
        • 為器材留下回憶-其它篇
        • Zeiss鏡頭的小相機
        • 德國工藝 - Rolleiflex
      • 其它鏡頭 >
        • 我愛甜甜圈
      • 底片 / 掃瞄 >
        • 一些20多年的舊底片
        • 淺談掃瞄底片的步驟
        • 當底掃遇上14年的老底片
  • 非特定主題
    • A day like today >
      • April part 1
      • April part 2
      • May
      • June
    • 2018 >
      • Night Scene
    • 2019 >
      • 2019-07
    • 2020 >
      • 206 days
      • Jacaranda 2020
    • 2021 >
      • 2021-01 & 02
      • 2021-03
      • 2021-04
      • 2021-05 & 06
      • 2021-07
      • 2021-08
      • 2021-09
      • 2021-10
      • 2021-11
      • 2021-12
      • 2021 review
      • Grand Vitara
      • XXIV Recoleta - Tigre
      • Ceibo
      • Jacaranda 2021
    • 2022 various >
      • 2022
      • 2022-01
      • 2022-02
      • 2022-03
      • 2022-04
      • 2022-0506
      • 2022-09
      • 2022-11
      • Jacaranda 2022
  • 部落格
    • 非特定主題
    • 生活點滴